法治时代网讯(孙瑞 通讯员 彭尚书)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在了解到A公司因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与法院执行系统存在“信息时差”,导致失信被执行信息未及时更新,进而影响企业合作的情况后,高度重视并推出信用修复证明服务,助力企业恢复信誉、重启合作,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A公司张总不明白,原本和B公司只差“临门一脚”的生意,怎么就杳无音信了?B公司王总原先热情的态度也转为冷淡,后来经过打听才得知,原来是B公司法务在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查询到A公司存在失信被执行信息,但A公司感到很冤枉,其之前案件的判决义务早已履行完毕,法院也早就解除了限制措施,为什么平台上还显示失信被执行信息。
案情简介
A公司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后A公司败诉需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因A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未能及时支付,员工向本院申请对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采取限高措施。
后A公司资金回笼,第一时间支付了员工经济补偿金,执行法官也及时为其和法定代表人解除了限高措施。但因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对企业信息更新并不及时,和法院执行系统存在“信息时差”,才导致了上述情况出现。
玄武法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由点及面,认识到A公司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于是召开专题法官会议进行研究。通过讨论,决定推出信用修复证明服务,为存在困扰的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便于企业向相关合作单位、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平台进行合理解释,恢复企业和法人信誉,助力企业生存发展。
后续
南京玄武法院出具的信用修复证明书
A公司拿到信用修复证明后,和B公司重新进行了商谈,在双方同向而行的努力下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玄武法院始终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一方面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执行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为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权益的影响,努力实现信用惩戒与信用修复的有机统一,积极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我们一“执”在行动。(供稿单位: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