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
     检察
     
    湖北黄冈黄梅:“检察+综治”精准发力 共绘基层治理新“枫”景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4-28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杨晗 章琪) “我们老两口不懂法,通过检察官的细致讲解,对民间借贷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近日,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李大爷对黄梅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和专业程度赞不绝口。

    为进一步延伸检察服务,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黄梅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工作室入驻县综治中心,将“检察窗口”前移至基层治理最前沿,以下沉力量、前移关口、联动共治,让法律监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平安黄梅建设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零距离”服务 全面延伸检察监督触角

    走进黄梅县综治中心大厅,“检察工作室”的蓝色标识清新醒目。自2024年5月入驻以来,这里已成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的“第一站”。

    2024年6月,一名群众来到综治中心反映了一条线索,称某餐饮店通过网红发布虚假“探店视频”误导消费者。检察工作室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轮值干警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公益诉讼检察官随即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整治,推动涉案商家整改、平台长效监管,切实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年来,该院深入推进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实质化运行,以控申干警和业务骨干“轮驻+随驻”的方式,同步开展法律监督受理、行政争议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一系列工作,面对面倾听诉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累计接待群众113人次,处理线索71条,开展法律咨询31次,真正实现“诉求有人接、问题及时办”。


    “一站式”解纷 检调对接绘就和谐底色

    “多亏了检察官持续的调解,我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心结总算是解开了。”2024年9月,黄梅县检察院检察官李欣到一起涉嫌故意伤害案的双方当事人家中送达不起诉决定时,多年的邻里在这一刻再次握手言和。

    在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官依托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多次开展调解,并与乡镇干部、当地族老三次登门调解,用“六尺巷”典故唤醒当事人的互谅之心,最终让两家解开心结重修旧好,让“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佳话在新时代续写新篇。

    自入驻以来,黄梅县检察院树牢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理念,依托综治中心搭建起多元共治平台,与信访干部、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基层组织协作配合,将检察听证、司法救助、心理疏导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让“法、理、情”交融的温度直抵人心。同时推行检察长每月定期接访制度,对信访案件实行“法理解法结、情理解心结”双轨疏导,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自入驻以来,已介入并成功调解轻罪案件45件,有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融合式”履职 以法治思维激活治理效能

    “将公开听证‘搬’进综治中心,能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司法办案过程中,既提升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又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检察+综治’协同合力。”2024年6月,在综治中心参加检察听证的听证员表示。

    入驻综治中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迁移,更是检察职能的深度拓展。依托该平台,黄梅县检察院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与职能部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共同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同时,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法律咨询进大厅”和“法治宣传周”等活动,将法治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构建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基层治理新生态。入驻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1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从化解一桩桩“小矛盾”到参与社会治理“大工程”,黄梅县检察院在综治中心书写着司法为民的初心答卷。下一步,该院将深化“检察+综治”融合模式,通过打造法治宣传角、培育“枫桥式”检察团队、优化检调对接机制等创新举措,推动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常态化实质化运行,让法治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来源: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