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等才 通讯员 周岩
在人生的长河中,三十六年是一段悠长的时光。对于退休民警危永武而言,这三十六年是他以忠诚与担当为笔,书写在壮乡武鸣大地上的壮丽“守护”篇章。从 1989 年春天第一次穿上警服,到如今两鬓微霜,危永武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守护着一方平安。
危永武指导青年民辅警社区警务工作
马头砺剑 破案能手的执着与担当
“马头”是危永武从警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岁月。1994 年至 2000 年,他在马头派出所工作的六年里,无论是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还是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小案”,他都全力以赴。在他眼中,群众的事无小事,每一起案件都连着群众的信任和安全感。他常说:“案子再小,关乎群众便是大事!”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这六年里,危永武潜心钻研业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案件特点和破案心得。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实战中磨砺出了一双洞察秋毫的慧眼。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凭借突出的破案业绩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他荣获了武鸣县公安局颁发的“破案能手”荣誉证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守护一方平安的最好见证。
危永武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亲切交流互动倾听百姓心声
2013 年,一起耕牛盗窃案件交到了危永武手中。耕牛对于农民来说,是生计的保障。危永武深知这一点,他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凭借着警察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职业直觉,深入研判和细致梳理。他花费了无数个日夜伏案分析,不厌其烦地走访摸排,最终顺藤摸瓜,层层深挖,成功破获了一条横跨多地的系列盗窃耕牛案。当 20 多头失窃的耕牛被一一追回,乡亲们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危永武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他的锲而不舍不仅为农民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更沉重打击了侵害农村地区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誉,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保护民生的坚定决心和能力。
扎根基层 用脚步丈量“平安底色”
调任仙湖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后,危永武深知,警察的根深深扎在社区里、扎在群众中。他真正把心“种”在了乡间,褪下破案时眉宇间的锐气,换上的是春风化雨的笑容。泥泞的田埂、低矮的农舍,处处都留下了他坚实而温暖的足迹。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警官,而是群众口中的“老危”,是能在家院中拉家常、能在田间地头解心结的老民警。
危永武与派出所民警交流工作心得
谁家有了矛盾,他总是耐心倾听,用“情、理、法”去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他一遍遍走村入户,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防火防盗防骗知识,把安全的种子播撒进村民心田。他还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身份证业务,并主动“送证上门”等等。他解决的都是群众心头急难愁盼的琐碎事,赢得的是群众真心的信任与赞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危永武用脚步和真心,促进了辖区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增进了警民鱼水情谊,为构建平安和谐的乡村社区环境贡献了公安力量。他的身影穿梭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也深深印刻在了群众的心中。
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
危永武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基层民警中的一个身影。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三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宣言,有的只是对身上警徽最深沉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忠诚与担当铸就了光荣警魂,用无私奉献点亮了万家灯火。他的故事,是“人民公安为人民”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有像危永武这样的人民警察,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以凡人之躯,筑起平安的钢铁长城。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一方平安,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无私奉献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供稿单位:南宁市公安局武鸣分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