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
     公安
     
    江苏苏州高新区警方多举措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02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胡立军 高学兵) 盛夏来临,暑期将至。为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在属地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以下简称:经开区派出所)召开暑期安全防范新闻通气会,会同水警大队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网”,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会议由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大队长魏越主持,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经开区派出所中队长李栋彪、民警冯颖作主题发布。

     

    科技赋能 智绘平安云图

    “发现支流交汇处存在巡逻盲区,马上增派无人机前往补位。”为进一步提升水域安全管理水平,高新区公安分局经开区派出所将数智警务融入水域安全防范体系,依托高新公安“数字派出所”的“数链感知”模块构建3D立体电子防护地图,将辖区内河道、湖泊等风险点进行全景式三维建模,动态感知水域安全。

     

    民警将无人机等数智警务融入水域安全防范体系

     

    这张3D地图清楚地标记下历年溺水黑点、急流暗涌区及学生易聚集戏水区,派出所依据标记增加重点区域巡逻频次,安排经验丰富的警力驻守,及时劝离戏水学生。此外,图上可以实时动态呈现巡逻警力、值守岗哨情况,便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时、高效调配巡逻资源,编制好水域“防护网”。而且,针对夏季汛期可能出现水域暴涨的情况,派出所联合水利部门根据历年防汛数据标注防汛重点区域,在汛期对水域暴涨区域放置水利部门的红外预警摄像头设备,一旦有人靠近,便触发喊话功能,民警同步迅速组织力量前往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在科技助力下,今年以来该所巡逻警力先期处置效率提高了27%,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效率提高了23.5%,为水域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社会联动 织密安全护网

    前不久,“水域巡查队”队员、社区志愿者老张在巡查时发现临近阳山东路的一个废弃池塘因连日降雨积水严重,儿童如果在附近游玩,极易跌落水中,他立即把情况反映至派出所。派出所与综合执法部门迅速联动,实地勘察池塘环境,检查池塘防护栏与救生设备等完整性,并设置警示标识,及时化解风险。这场“应急赛跑”背后,正是经开区派出所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预防”的缩影——整合警方专业力与社会共治力,打造全域覆盖的安全防护网络。

     

    民警在关键水域放置救生圈

     

    为打破部门壁垒,激活社会共治,经开区派出所充分发挥纽带作用,联合应急、水利等专业部门,并广泛吸纳社会面志愿者力量,共同组建“水域巡查队”,7×24小时巡查河道、池塘,对警示标识、防护设施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水域安全防范网。此外,派出所还发动“水域巡查队”队员发挥各自特长,开展“防溺水宣讲进社区”活动,将防溺水知识融入歌曲、小品等节目中,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演出现场更设置了模拟溺水场景的救援演练区,由专业救援人员现场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救生圈、竹竿等救援工具,并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竹竿看着普通,原来正确使用能当‘救命杆’,今天真实长知识了!”家长赞叹道。

    6月以来,“水域巡查队”通过联合巡逻,发现并整改水域安全隐患4处,劝离靠近危险水域玩水儿童3名,开展防溺水安全宣讲活动13场次。

     

    “警校家”携手  共筑安全屏障

    “之前暑假总是提心吊胆,现在老师天天叮嘱,警察时时守护,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了很多。”吴县中学某学生家长李女士说道。为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派出所构建“警校家”三位一体防护体系——整合警方专业力、学校组织力、家庭监护力,警、校、家三方协同发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溺水堤坝”。

     

    民警联合学校为孩子们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为推动学校与家庭结成“监护同盟”,携手保护学生水域平安。派出所主动作为,联合学校老师在班级群每日推送所里精心制作的安全防范小视频并进行互动问答。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化身“安全小卫士”,一旦发现警示标示或防护设施有损坏的情况,立即报告给老师。根据反映的情况,民警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在家庭层面,派出所通过学校向家长发放《暑期安全承诺书》,落实学生监护人“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四知道”责任,并建立“家校警”联络群,及时在群里发布暴雨等天气预警、防溺水安全知识,掌握学生亲水活动情况,畅通防范提醒渠道。

    6月以来,已有8所学校加入“安全小卫士”计划。派出所通过“家校警”联络群发布防溺水安全提示90余次。

    夏天玩水可以带来清凉和乐趣,但安全是最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夏季玩水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是选择安全的场所:选择有资质和救生员保障的正规游泳场所,如游泳馆或水上乐园。避免前往偏僻、无人看管的陌生水域或未经开发的“冷门野生”玩水地。警惕城市公园或商场门前的音乐喷泉或景观水池,这些地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皮肤有开放性伤口者应避免去公共泳池,必要时使用防水绷带覆盖伤口。免疫力低下人群、传染病患者、心脏病患者和精神病患者不宜游泳。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且不要到深水区。 三是做好准备和防护措施:游泳前做好拉伸运动,避免肌肉抽筋。佩戴游泳镜和泳帽,近视眼可佩戴有度数的泳镜,避免戴隐形眼镜。户外玩水时注意防晒,避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长时间暴露。四是遵守安全规则: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或前往河边玩水,结伴同行可降低风险。不贸然下水和潜泳,下水后不逞强,不在水中打闹。如感觉身体不适,如眩晕、恶心、心慌等,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五是应对紧急情况:如遇溺水,保持冷静,憋住气,慢慢浮上水面,大声呼救。如果水中有漂浮物,抓住水中漂浮物,等待救援。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听从指挥。在海滩注意离岸流和涨潮,了解地形和涨潮时间。在野外水域,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通知专业救援队伍,利用救生装备救援,不可盲目下水。

     

    特别提醒家长:

    暑假期间,务必看好孩子,避免他们私自结伴到无人看管的水域游玩。教育孩子掌握防溺水知识,牢记“六不要”和“四知道”。

    “六不要”:一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二是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是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四是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是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六是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知道”:一要知去向:掌握孩子具体前往地点。二要知同伴:了解孩子同行人员信息。三要知内容:明确孩子活动类型。四要知归时:规定孩子返家时间并确保遵守。(供稿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