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
     
    “乡帮会”搭台 “嗑子匠”普法
    贵州省赤水市文华街道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11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王新)在贵州省赤水市文华街道,“乡帮会”这一平台正悄然改变着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它以“汇聚力量、惠及人民、帮到心坎”为目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原点,巧妙融入独具本地特色的“嗑子匠”普法品牌,以“一场宣讲播撒法治种子、一场活动化解潜在冲突、一个微心愿守护民生温度”的生动实践,让基层治理从“管理”到“共情”,由“痛点”变“亮点”。

     

    一场宣讲:“法律脱口秀” 防诈知识入民心

    砖厂廉租房小区内,“嗑子匠”志愿者陈庆蓉的副食店外十几张小板凳围坐,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嗑子会”热闹开锣。陈庆蓉用地道赤水话开场:“王嬢嬢,天上掉馅饼?那是骗子给画的大饼!”这场宣讲的“选题”源自陈庆容的深耕细作,平常她依托“社区集市”这一主题开展“微心愿”收集和日常走访,发现老年群体对电信诈骗、保健品陷阱普遍担忧,她便将需求精准反馈,与丹霞社区共同策划了这场“靶向式”防诈骗宣讲。


    图片.png

    陈庆蓉带领砖厂廉租房小区群众在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陈庆蓉摒弃照本宣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编为鲜活故事。她借鉴学习“李大爷贪便宜买神药上当”“张大妈接‘公检法’电话慌了神”等案例,将网上学来的防诈顺口溜进行改编——“陌生链接不乱点,高额回报是陷阱,捂紧钱包多问问,庆蓉帮你来辨清”,“洗脑神曲”在潜移默化中让居民们牢记防诈要点。宣讲尾声,陈庆容适时拿出“微心愿卡”,现场又收集到多条“微心愿”,为下次活动埋下伏笔。“乡帮会”搭台聚人气,“嗑子匠”唠嗑解疑惑,需求与供给在此无缝对接。

     

    一场活动:夜宵营业起风波 “嗑”开法理化干戈

    丹城御景小区业主向“嗑子匠”志愿者袁小伟反映附近夜宵店深夜还在吵闹,影响居民正常休息。袁小伟意识到该问题不解决,后续会产生更大的矛盾纠纷,他积极向社区汇报,在得知“乡帮会”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开展共品“团圆饭”、同制“蒸笼炸”、齐赏“歌舞会”活动后,心思灵活的他巧妙安排业主代表与商户们同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桌时,袁小伟以“远亲不如近邻”打开话题,顺势介入,用家常话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权条款:“老板们,你们做生意不容易,但楼上居民天天睡不好觉也痛苦。民法典里说了商家有义务不制造噪音扰邻,老板们看一下能不能把桌椅搬进室内?既合法经营,又能和邻居和睦相处!”热汤暖胃更暖心,商户们当即承诺不在室外摆桌,让客人回堂内用餐,纠纷圆满化解。“嗑子匠”以家常味唤醒邻里情,让法治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

     

    一个微心愿:“嗑子匠”多元普法 点亮群众“微心愿”

    文华街道善用“乡帮会”平台,以“平台聚力、法治润心、服务到家”为根本,创新发挥“嗑子匠”扎根基层优势,精准对接群众法治“微心愿”,打造特色普法矩阵。丹霞社区借力社区影院放映《孤注一掷》,直观揭露电诈手法;双龙社区深入小区田埂,“线上+线下”以案释法;严家社区巧融法律于谜语、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寓教于乐;望城社区善用“积分制”,激励“联防队”化身普法生力军;建设社区巧用自身特长,将普法宣传融入日常关怀,实现“服务+宣传”双效合一;红岭社区深耕“双千行动”,织密法治防护网,筑牢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根基。(供稿单位:贵州省赤水市司法局 赤水市文华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