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万然 许梦瑶)日前,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组织“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戏曲文化分队,走进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采茶剧团,开展“戏韵传薪火、思政铸匠心”大思政实践活动。队员们以“学、练、研、传”为路径,在非遗传承中践行思政使命,用青春行动书写文化担当。
团队在南昌县采茶剧团实地探访演出人员。黄欣雨 摄
非遗馆内研学忙,在深耕细研中厚植情怀。实践队首站走进南昌县非遗馆,聆听讲解、参与实践。队员们协助剧团整理《方卿戏姑》《渔网会母》等经典剧目的唱词档案,逐句标注其中“精忠报国”等文字的精神内涵;在板龙灯展区,对照民俗故事《龙灯照福》绘制传承谱系图;在糖人制作台,跟着艺人学捏“忠义关公”,体会工匠精神。
“原来保护非遗不只是参观,更要做记录者、传承者。”队员李子晨说。3小时内,大家共完成4份非遗档案增补、2则民俗故事白话译本,将“听”转化为“研”的实效。
南昌县采茶剧团团长为实践队成员现场讲解。黄欣雨 摄
戏台上下练真功,在躬身实践中传承匠心。戏台后台,79 岁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魏筱妹手把手教队员们练习“云步”“水袖”。“一个转身练了20 遍,才懂‘台上一分钟’的分量。”队员龚文慧揉着酸痛的膝盖说。
此外,队员们还协助编排采茶戏现代版身段,拍摄《非遗里的初心》短视频等。南昌县采茶剧团副团长胡美金点赞:“这些年轻人把创新思维带进了剧团。”
实践队成员龚文慧同学(左一)练习云步、水袖。黄欣雨 摄
田间地头传戏韵,在服务群众中坚定信念。实践队以戏曲艺术为核心,通过多媒体展示经典剧目、行当扮相等,向孩子们呈现戏曲魅力。队员黄同学用童趣语言讲解生旦净丑、脸谱寓意等知识,引导孩子们将脸谱、戏服纹样等戏曲元素绘于扇面。
总结会上,有同学感慨地说:“从学戏到编戏再到送戏,才明白文化传承要扎根大地。”此次实践,队员们不仅掌握了3项戏曲基本功,形成了1份非遗传播建议报告,更在“做中学”中筑牢了文化自信。(供稿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