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
     公安
     
    科技织网+温情护航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护老街区”守护千名老人平安路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15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孙瑞 徐立忱)江苏264省道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七里社区路段,曾因车流如织、道口众多而成为事故多发的“痛点”。这段夹在宁启铁路与启扬高速之间、仅1000米长的“护老”街区,居住着2685名村民,其中845位是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31.8%,多为留守老人,出行安全牵动人心。

     

    图片.png

    全民携手开展交通安全“护老行动”宣传标语


    面对严峻挑战,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交警大队联合多部门打出整治“组合拳”。第一步便是封堵21处随意穿越的“夺命缺口”——这些缺口正是当年道路拓宽时,部分村民为图一时之便坚持要求预留的隐患之源。 如今,当施工围栏再度立起,村民王大爷却带头拍手称快:“以前为留路口拦过施工队,现在亲眼见过血淋淋的教训,才懂这是救命的墙啊!交警封得好!” 同时,2处信号灯路口、2处港湾式公交站台相继建成,为安全通行打下基础。

     

    图片.png

    264省道七里段交通安全“护老”街区概况介绍


    2025年,“护老”街区建设全面升级,智能设施密集落地:限速电子标牌实时警示,行人过街智能桩自动感应,信号灯发光灯带穿透雨雾,路口“哨兵”系统高声提醒,太阳能警示灯柱昼夜守护……经常驾车行驶该路段的淮安籍大货车司机张师傅说:“以往行至该路段时,虽说减速了,但还提心吊胆,因总有意想不到随时从路边冲出一个人、一辆电动车,事故常见,现在好了,路口减少了,晚上灯亮光线好了,村民自觉性强了,看到有车经过,就在路边等候一下,而司机看到路口标志,也知道减速让行。”科技力量为老年群体编织起立体防护网。

     

    图片.png

    民警对老人开展面对面交通安全宣讲


    治理成效不仅在于设施,更在于人心。村内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一村一交通辅警”常态驻守,村组干部变身劝导员。宣传攻势同样暖心——街区醒目处,“老年人过马路六个牢记”标语随处可见;民警与村干部对全村845名老人逐一开展“面对面”宣讲。 村民李阿姨感慨:“以前过马路心发慌,现在有提醒、有人帮,连小年轻都主动搀一把,心里踏实多了!”

    “护老行动”实施以来,该路段亡人交通事故记录保持为零。从被动封堵到主动守护,从隐患重重到安心畅行,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江都护老街”模式,为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老年群体安全出行,树起一面坚实的平安盾牌。(供稿单位:扬州市公安局江都分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