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刘辉) 七月的赣州,艳阳高照,热情如火。日前,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检察机关援助赣州检察工作座谈会在江西赣州举行。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最高检、五省(市)援助检察院、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和赣州市委、赣州两级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最高检《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检察工作发展的意见》落实,共商深化抓实检察对口援助赣州工作。
座谈会现场
鉴往知来,凝聚检察援助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201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引领赣南老区实现破茧成蝶的沧桑巨变。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2013年专门印发《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检察工作发展的意见》,开启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五省(市)检察机关对口支援赣南革命老区检察工作的崭新篇章。2024年5月,最高检应勇检察长在赣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最高检《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检察工作发展的意见》落实,深化对口帮扶援助,推动赣南等革命老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强化政治导向,坚持‘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把推动检察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不断加强和做实检察援赣工作。”最高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滕继国在座谈会上强调。
十余年来,在最高检关心关怀下,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五省(市)检察机关的倾心帮扶下,赣州检察机关主动融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大局,用活用好检察业务、干部人才、教育培训、检察文化、信息科技、资金项目“六位一体”受援格局,工作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赣州两级检察院获评国字号荣誉18项,210个集体、240名个人获评省级以上荣誉,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南康区人民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个基层检察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
聚焦短板,推动检察援助精准落地
检察对口援助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受援检察机关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指导下,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主动与五省(市)检察机关对接,建立完善分级对接的协调机制,每年梳理制定受援清单,推进落实年度计划,转变传统的“一对一”受援模式,建立全市20个检察院“一张网”受援体系,形成省市县“三位一体”、上下联动的受援格局,与五省(市)检察机关开展更多元的互动交流,实现全市检察机关受援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力量互促,以点带面助力全市受援工作提质增效。深圳、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精心挑选8家基层检察院,开展“党建+业务”融合结对共建,围绕未检品牌创建、未检综合履职、数字模型“1+3+N”共建思路,创新推出多个党建业务融合品牌。
“我们立足赣州检察机关受援所需,把业务援助作为对口援赣工作的主阵地,突出创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一体援助效能,统筹指导支受援单位业务部门结为互帮对子,加强部门协作,组建办案团队,细化专项帮扶。”广东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援助工作关键在“人”、关键靠“人”,衡量检察援赣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检察队伍素能的提升。上海市检察机关对来沪跟班学习的赣州检察干警制定“一人一策”,确定部门负责人或资深检察官“一对一”带教,在案件办理、检察调研、重点项目等方面加强针对性培养,帮助赣州检察干警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水平。
近年来,赣州市检察机关办案数量、质量稳居江西前列,100余件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优秀)案例,50人次在省级以上业务竞赛中获奖,33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10名干警成长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
他山借玉,推动检察援助质效齐飞
发展要靠内因,授鱼不如授渔。赣州检察机关通过借助外援、自身挖潜,紧盯“发展之需”和“现实之困”,择优选派310名青年干警到最高检和五省(市)检察机关跟班学习,邀请五省(市)检察机关201名专家骨干“点对点”指导、“手把手”帮教,全市两级检察院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激发。
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专门为赣州在浙江举办数字检察专题培训班。浙江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其率先在全国探索数字检察工作的优势和实践经验,为赣州检察机关提供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内容,推动赣南老区检察机关加快迈入数字化发展新赛道。全市检察机关研发的9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上架最高检模型库,4个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汇编》,全南、南康、瑞金三个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模型推广活动中受到表彰。
面对面指导办理案件、制作办案指南、研讨交流……借力这一系列援助举措,赣州检察机关把对口援助平台作为更新司法理念、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将探索创新和学习先进有机结合,从兄弟院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结合赣州实际改进完善,转化为促进赣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力。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选派业务骨干项至陵同志到赣州检察机关驻点帮扶工作。该同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坚定“走最远的乡村,去最深的山里,找到最接地气、最合适的援建路子”,与赣州检察干警分享“小桔灯”“春晖工作室”等全国优秀检察工作品牌创建经验。赣州检察机关积极学习借鉴支援院检察文化成果,推动地域特色检察文化交融互鉴,打造的新时代红都“青”骑兵、南“枫”和畅等经验做法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苏区红、平安城、客家风”赋能公益诉讼检察——努力创造新时代“第一等工作”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担当实干,推动检察援助双向奔赴
赣州是一方红色热土,这里是苏区精神的孕育和形成地,是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人民检察制度从这里起航。山东是红色资源大省,山东省检察机关积极与赣州检察机关开展红色文化交流互动,探索“红色检察文化矩阵”,以“红色引擎”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德州市检察机关援助干部指导下,于都县检察院开展保护革命英烈公益诉讼活动,推进长征出发地及烈士纪念设施整体保护工作,既为赓续长征精神贡献检察力量,又促进全县长征主题文化旅游发展,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更“火起来”。2024年10月,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在于都县召开长征文化保护公益诉讼办案经验交流会,赣州于都、瑞金在会上展示了长征文化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成效。
检察对口援助工作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赣州市检察院始终铭记人民检察制度起航地的光辉历史,在最高检和五省(市)检察机关的关心帮助下,完成了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检察史陈列馆的重新布展,再次对工农检察旧址进行修缮,全力守护好全国检察机关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与五省(市)检察机关互动交流中,赣州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激励作用,依托工农检察旧址、工农检察史陈列馆等平台,积极与支援院开展检察文化交流互动,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有力提升苏区检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023年11月,赣州邀请五省(市)检察机关政治部负责同志在于都举办“弘扬唯实求真精神,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专题培训班。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赣州检察机关精心安排师资力量、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力求让学员在红土圣地汲取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力量和智慧。
援助赣州检察机关的五省(市)检察干警照片拼成的“爱心图”
一张由百余位援助赣州检察机关的五省(市)检察干警照片精心拼成的“爱心图”,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参观者。“一朝援助路,一世赣南情。”每一位援赣干警的倾力相助,都是助力赣州检察事业发展的宝贵力量,这份情谊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我们也热切期盼着战友们常回这片曾经并肩奋斗过的红土地走走看看,亲身体验这里因他们而发生的喜人变化。
2025年4月,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签订新一轮对口援助结对共建协议书,赣州各基层检察院也陆续与五省(市)检察机关支援院签订新的对口援助协议,共同开启结对共建的新篇章。赣州检察机关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继续抓牢对口援助政策机遇,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走好新时代苏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长征路,为加快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供稿单位: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