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周玉娟 黄宗玲)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政法系统关工委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政法系统关工委一系列部署要求,紧扣“预防为主、法治护航”主线,坚持以“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创建为抓手,以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为核心,联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全力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护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区 105个社区(村)“双零” 社区(村)创建覆盖率达到 60%,其中雄州街道古棠社区2024年被评为市级 “双零” 示范社区(村)。
向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
强化组织领导 筑牢零犯罪零受害的保障底线
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确保“双零”工作得到有效的组织保障
六合区政法系统按照市委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求,都相应建立了六合区委政法委关工委、六合区公安分局关工委、六合区检察院关工委、六合区法院关工委、六合区司法局关工委。
为进一步推动政法系统的关工组织建设向基层全面延伸,六合区在所辖的九个街镇成立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副主任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综治办主任担任,秘书长通常由街道综合指挥中心科级干部担任,委员由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负责人组成。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确保“双零”工作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
六合区政法系统关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双零”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同时还建立法治宣传、“关爱护苗”行动、社区矫正、“双零”社区创建清单化落实等制度。
为了切实推进街道政法系统关工委各项工作,保障关爱青少年工作精准实施和有效落实,推动基层政法单位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工作,各街镇都建立了工作会商制度,将政法系统关工委工作纳入街道综治中心月工作例会,每月定期听取综治科、司法所、派出所相关工作汇报,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发展。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确保“双零”工作得到有效服务保障
六合区政法各单位都由常务负责同志担任关工委主任,同时还抽调优秀干部担任秘书长或联络员,各单位都把关工委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之中。在创建“双零”社区过程中,对于各街镇关工站开展“双零”创建工作大力给予保障,从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工作给予支持,把创建“双零”社区工作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综合治理的必要举措,从而确保创建工作得到有效的服务保障。
走进校园进行法治宣讲
强化法治宣传 筑牢零犯罪零受害的法治防线
坚持宣传教育,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坚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纳入全区普法规划,结合学校、社区实际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积极组织开展法律大讲堂,法律知识讲座和家庭教育讲座。
法治宣传进社区
为提高广大居民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参与意识,在全区105社区(村)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通过典型案例宣讲、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形式,普及反诈、禁毒、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结合 “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 国际禁毒日、“12· 4” 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法律咨询等形式,面向居民和未成年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开展各种普法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等,大大提高了法治宣传活动的覆盖面。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六合区共组织“法律进社区”活动320多场,悬挂横幅标语3000多条,发放法治教育宣传材料30000余册,覆盖群众近20多万人次。
法治宣传进校园
政法关工委和街镇关工站积极开展“护苗进校园,关爱润童心”主题讲座,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呵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开展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了解防性侵知识,远离性侵害,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核心内容,通过主题动画展播、情景漫画展示、模拟法庭实践等沉浸式教育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案例。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深入实施“法治主题班会”“典型案例解析”等特色项目,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紧跟社会动态强化教育时效性,聚焦青少年犯罪热点问题动态调整主题,常态化开展禁毒防艾、反欺凌防诈骗等警示教育,结合真实案例强化法律震慑力。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六合区开展“护苗进校园,关爱润童心”主题讲座500多场,法治副校长进学校宣讲1100多场。
法治宣传进家庭
六合区政法单位深入开展防诈骗、防吸毒、防霸凌等法治宣传进家庭活动,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进行法治宣传8.2万人次。六合区检察院打造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在南京市检察院指导下,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件20余件,利用检校共建基地,通过“协同育人家长成长学院”云课堂,面向辖区内学生及家长开展空中课堂、亲子论坛等德育、法治教育活动,并录制《依法带娃 做新时代的好家长》网络微课,依托南京市检察院进行推广,全力提高家庭监护能力,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推动检校家合力共建的教育模式,有效拓宽家庭教育指导成效。在案件办理中分析研判不同家庭存在的问题,分类别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并通过《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令》等方式责令家长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履行监护职责。自2024年以来,六合区检察院单独或联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对28名涉罪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80余次;对4名涉案的严重不良行为人及其父母开展检察训诫4次;制发《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令》共28份。
走进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
强化思想教育 筑牢零犯罪零受害的思想防线
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辖区内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鼓励“五老”积极参与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并且着手组建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境界高、工作作风正的“五老”队伍。积极动员离退休人员参与,广泛宣传正面典型,多渠道吸引相关人士,不断扩充“五老”队伍。为做好青少年的帮扶教育,通过多种形式让“五老”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参与净化网络空间和网吧义务监督等活动中发光发热,展现老一辈的爱国、无私、勤劳等宝贵精神品质,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做好引路人。逐步搭建 “五老”人才库,不断充实后备力量,做好人员的流动更换,增强人才储能,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打牢基础。
充分发挥社区矫治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搭建更为完善的矫治教育协作平台,与司法局携手,签订《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细则》和《南京市六合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审批办法》,并借助宁晨花博园等基础建设建立矫治教育新模式,针对严重不良行为人、涉案未成年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等三类人群开展帮教,对11名严重不良行为人、涉案未成年人开展技能培训,相关工作经验信息被上级单位采用。在马鞍街道打造“茉上花开”观护基地,并签署《南京市六合区观护基地合作协议》,制定《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社区型观护基地工作指引(试行)》,制作《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督促监护记录表》《心理测评及分析报告》等文书模板,为涉未案件办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以“茉上花开”观护基地为基础,拓宽与区委社工部、公安分局、教育局等单位的合作范围,后续将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政法系统关工委联合学校、团委、村(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辖区父母离异、外出务工以及身体心理有障碍的未成年人的关爱帮扶力度。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开展帮扶工作,了解他们最新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未成年人,社区心理咨询师会提前介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在学校和社区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安排专人实行坐班制度,对未成年人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每年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达2万多人次。在各社区举办“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应对”、防性侵安全教育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全区共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校园活动500多场,受教育达5万多人次。
强化综合治理 筑牢零犯罪零受害的保护屏障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消除各种隐患。为确保学校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各街镇平安法治办积极协调派出所开展学校周边的治安整治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校园的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力度,特别是在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周边治安复杂的重点部位,增加了巡逻力量,加大了巡逻密度;二是加强对学校警卫保安、值班人员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并落实责任区民警对辖区学校的安保职责。由责任区民警组织护校队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并做好保卫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保卫人员的突发事件前期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案(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并迅速报警;三是组织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摸排稳控,对辖区内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和邪教人员进行了排查,并逐一落实教育、疏导、稳控措施,防止其从事危害师生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政法力量整合
建立常态化风险监测机制,强化关工委牵头作用,联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妇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基层网格力量开展全域排查,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实施动态监测,精准识别风险隐患,推动教育帮扶和监护干预前置化落实。完善联合执法响应体系,组建专项治理工作组常态化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及未成年人禁入场所,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同步畅通司法救助渠道,通过法律咨询窗口、校园法治站点筑牢保护屏障。构建社会力量协同格局,广泛吸纳高校、律所及社会组织等专业资源参与法治实践,创新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通过项目化运作融入关爱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生态,全面提升青少年权益保障的系统性效能。
加强“茉上花开”品牌的打造
联合六合区检察院正式发布“茉上花开”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确立“情暖乡村,共护花开”的核心品牌理念,成立集司法办案、综合履职、法律监督、法治宣传、社会治理、司法救助、犯罪预防等职能于一体的“茉上花开”未检团队,积极探索乡村未成年人保护路径,努力把法治与爱的种子播撒到乡村每一个未成年人心间。“茉上花开”未检品牌开展以来,坚持将“茉上花开”名称、LOGO及茉莉花元素等适用于所有六合未检对外宣传、活动中,并定期推送展现未检工作成效的微信文章,显著提升六合未检辨识度。现在以“茉上花开”未检品牌为抓手,组织“携手关爱、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与六合区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达成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共识。六合区充分发挥检察院“茉上花开”品牌引领作用,政法干警和政法系统关工委的老同志,扎实工作,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力度。(供稿单位:南京市六合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