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江苏如皋城管进社区:当好城“事”合伙人 共绘社区治理新图景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17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蔡刘泉)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城管局以城“事”合伙人理念为笔,扎实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通过设立社区城管工作站,探索出执法力量下沉、服务重心前移的创新路径,实现了从城市管理者到社区共建者的身份转变。

     

    “执法者”到“合伙人”:工作站里的角色新解

    “王阿姨,您反映的小区门口杂物堆放问题,我们上午就联合物业清理……”在“直面现场”物业问题受理、矛盾调处议事活动中,宏坝社区城管陈鹏正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回应。

     

    图片.png

    城管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


    现如今,城管队员们早已不是居民印象中单一的执法者,他们进驻社区,深度参与议事决策,像纽带般联动各方:协调物业解决楼道堆物,帮独居老人联系维修师傅,工作站成了“社区服务站”,城管队员们也多了份处理“自家事”的从容。

     

    工地旁的“餐饮联盟”:一碗热饭里的共治密码

    仙鹤路工地旁,临时就餐区飘出饭菜香。工人老周端着餐盘说:“以前吃路边摊总担心不卫生,现在有了‘工地餐饮服务联盟’,吃得踏实!”

     

    图片.png

    整改前


    图片.png 

    整改后


    整改前整改后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令城管头疼的治理难点:工人就餐难催生流动摊贩,油污满地、垃圾乱堆。如皋城管来了个“反向操作”——不搞“一刀切”驱逐,而是协调住建、消防、公安等部门与建筑工人、摊贩代表、企业负责人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协商,大家一起定了《临时就餐区管理公约》,选有资质的餐饮企业组建“联盟”,同时,让符合条件的摊贩转型成“社区便民服务点”,从“被管对象”变成“服务力量”。如今,“工地治理共建群”里消息不断:工人拍张照片就能反馈卫生问题,商户轮值监督时在群里发巡查视频,居民代表发现隐患立刻@相关方。环境共治小组的轮值表贴在墙上,商户、工人、居民名字轮流上榜——一碗热饭的小事,吃出了“大家的事大家管”的大格局。

     

    商业街的“共赢经”:3米线外的烟火与秩序

    傍晚六点,拾锦里商业街区的3米线外摆区渐次热闹。这片曾因“商户想外摆、居民怕扰民”常起纠纷的街区,如今藏着城“事”合伙人的治理巧思。他们先联合规划部门划好“3米线”,明确外摆时间,再带着商户跑审批、核资质,把“能不能摆”的难题变成“怎么摆好”的共识。特色外摆管理过程中,城“事”合伙人牵头落实“三包”责任,协调环卫部门指导商户配备清洁设施;每日巡查时,主动对接商户整改问题,联动市监、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化解跨部门管理难题。此外,还建立商户诉求台账,针对外摆用电、垃圾清运等问题,协调多部门形成解决方案,同步开通居民线上反馈渠道,搭建商户、居民沟通平台。治理过程中,城“事”合伙人团队定期组织商居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商户共同商讨街区事务。创新开展“商户互助日”活动,引导商户轮值担任市容监督员。这种模式使街区客流量增长40%,商户营收提升25%,实现了商业活力与市容秩序的良性互动。

    从社区到工地旁、商业街,如皋城管的城“事”合伙人们,正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实践,把“城市管理”变成“大家的事”。未来,这支合伙人队伍还将继续拓展领域、创新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共建共享中,把如皋的街巷治理成更有人情味、更有烟火气的幸福家园——这,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最生动的注脚。(供稿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市管理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