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成红喜 通讯员 徐青)7月14日上午,江苏省灌云县人民法院携手县检察院、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药润童心·情暖灌云”实践团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暑期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精准普法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在深度参与中提升法律素养、筑牢自我保护的法治防线。
七年级学生模拟法庭庭审
“咚!”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在校园里响起,七年级学生分别化身“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完整复刻了一场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的庭审全过程。从庭前准备、权利告知、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庭宣判,学生们神情专注,每个环节都规范严谨。当“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宣布被告人因犯诈骗罪被依法惩处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到“法槌落下即正义昭彰” 的分量。这场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你讲我听”的传统普法模式,让青少年在“身临其境”中深化对法律程序的理解,激发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内生动力。
模拟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结合案件细节,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主题,剖析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法律后果及防范要点,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针对性普法宣讲,提醒学生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必须警惕虚拟世界中的法律风险。干警通过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诈骗陷阱”“遇到侵权行为该如何维权”等问题,并强调“依法用网、文明上网”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对法律责任的自觉遵守。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课堂上学到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做到不轻信、不传播、不参与网络违法活动,真正让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案例+互动”为学生们开展精准普法
此次“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是法院、检察院、学校与高校支教团队多方联动、共筑法治教育阵地的生动实践。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亲历庭审流程,既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更深刻体会到违法犯罪需付出的沉重代价,自我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法治和规则的种子深深扎根。下一步,灌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社区等单位的协同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持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法治力量,助力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公民。(供稿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