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问”有责任 “答”显担当
    ——新疆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创新实践与发展成效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25 来源:法治时代网

    七载春秋,新疆昌吉州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工作从探索起步到规范完善,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紧扣时代脉搏,以刚性监督不断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狠抓落实并持续跟踪整改落实全过程问效,成为地方人大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七年来,通过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创新询问方式、强化成果转化,专题询问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牢制度根基,让询问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工作制度办法。规范的制度是专题询问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早在2019年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之初,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就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监督方式,制定了《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关于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办法》,对专题询问的范围、程序、方式、整改等作出明确规定。随着实践的深入,先后两次修订完善该办法,使制度更具操作性、指导性,为专题询问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健全代表参与机制。人大代表是专题询问工作的重要力量。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代表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在议题征集、调研走访、问题梳理等环节,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充分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询问更贴近民意、更符合实际。选定熟悉相关领域工作的代表担任询问人,鼓励代表结合自身履职经验提出高质量问题。组织代表观摩专题询问现场会,让代表直观了解询问过程,增强代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通过这些举措,使代表真正成为专题询问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进一步拓宽了代表履职渠道。

    构建常态化培训机制。培训学习是提升人大工作者和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保障。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人大工作者、人大代表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询问技巧、调研方法等多个方面,邀请人大系统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授课。通过集中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询问等形式,使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熟悉专题询问的流程和要求,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工作评议、专题询问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准关键环节,使询问过程扎实有力

    聚焦热点难点确定议题。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州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同时把学习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情况及依法行政情况,贯彻落实区州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履行本部门法定职责及完成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情况,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情况,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和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情况等作为被评议单位的主要内容,确保选题精准、直击要害、顺应民生。

    深入调研掌握真实情况。为确保专题询问有的放矢,昌吉州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市、乡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与人大代表、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被评议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大量“一线”资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准备,多次就走访调查报告和收集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集思广益,使报告更加客观、更加真实,并从收集汇总的问题中筛选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群众最期盼的问题作为询问问题,为扎实开展专题询问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开透明凸显询问质效。昌吉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被评议单位工作汇报,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对被评议单位进行现场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询问时,询问人认为回答得不满意,可针对一个或几个问题连续追问,要求作答,力争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在专题询问公开化方面,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做出了积极探索,邀请部分基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群众列席会议,保证人大监督的广泛性和公开性。同时,询问过程全程录像,并在州级相关媒体宣传播报,有效提高了专题询问的社会影响力和民众关注度。

     

    强化成果转化,促询问实效落地生根

    紧盯整改落实做好“后半篇文章”。集中评议结束后,昌吉州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负责整理汇总会议意见,提出初步评议意见,由工作评议组研究形成评议意见,经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后,向被评议部门书面通报,并向下次常委会议报告。被评议部门对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工作有章可循。

    跟踪问效推动问题解决。昌吉州人大常委会把工作重点聚焦于“问”后整改,通过听取工作报告、专项调查、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动态掌握整改进度,对整改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约谈,督促其加快整改进度。同时,常委会根据审定的评议结果,制发工作评议通报,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州人大代表通报工作评议情况,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昌吉州人大常委会注重推动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对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总结提炼,从起初“问环保”“问民生”到“问营商环境”,又“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从开卷询问到闭卷询问,从询问三四个部门到多个部门,从问政府部门负责人到问政府领导,从常委会组成人员问到人大代表也问,将法律法规、党委工作重点、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有机结合,主题越来越突出、问题越来越集中、针对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为州内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也进一步提升了昌吉州人大工作的影响力。

    从首次开展到落地生根再到枝繁叶茂,目前,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共开展14次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已成为昌吉州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常规动作”,更成为推动工作、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征程上,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实效为目标,不断提升专题询问工作水平,让人民群众在专题询问工作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人大智慧和力量。(来源:昌吉州人大常委会 作者:葛满亮 俞晓明)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