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宣传
     普法宣传
     
    深圳龙华:“春风细雨”巧施“八五”普法 浇筑群众心间的法治雨林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29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王雯哲 覃晓虹 黄常华)自“八五”普法规划启动实施以来,深圳市龙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作为核心任务,多管齐下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构建制度保障、精准普法、文化融合、服务赋能的全方位的学法普法模式,让普法如春风拂面,如细雨深层次融入群众日常,如藤蔓般扎根群众心间,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成为拉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深圳建成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核心动能。

     

    握紧“导航仪”构建法治宣传“大格局”

    党的领导正航向。龙华区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守法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率先成立全市首设“法治学院”,打造区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全区四套班子成员、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应知应会线上学习、闭卷考试,推动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同时,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邀请王利明、卓泽渊、张平、周林彬等法学专家教授“示范讲”、以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骨干“精准讲”等形式开展学习,全面加强守法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

     

    图片.png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林彬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规划牵引强部署。龙华区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进、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域普法体系,出台“八五”普法规划、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区国家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社会组织应该承担的普法责任。每年印发全区普法工作要点,发布提升普法质效十大举措,制定普法月历表,细化责任分工、细分责任领域。

    责任压实促成效。成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6次。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一把手”现场述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报告活动10次,参与单位58个实现述法评议全覆盖,确保各部门责任清晰、成效明显。

     

    施策“瞄准镜”划分精准普法“星云图”

    聚焦“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开展“双月学法”、“书记讲法”、“书记法治茶话会”、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学法考试、应知应会考试等活动70余次,让干部的法治思维质的飞跃,执法的规范性明显增强。近五年来,区政府及其部门未存在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形。

    守护关键群体。让法治阳光普照青少年成长之路,发布全国首套覆盖中小幼一体化的《给孩子们讲民法典》法治教育课程。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五级”队伍,332名政法、教育系统各部门“一把手”“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八五普法讲师团”送法进课堂,培育四批550名“普法小使者”学法传播法治,活用道法课堂、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暑假研学等四大法治课堂开展法治研学、模拟法庭、法治故事会、法治情景剧等多元法治实践760余场。青少年法治素养稳步提升。

     

    图片.png

    第四届“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现场

     

    贴近广大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紧抓宪法、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广东全省首个区级法治文化节活动,打造全国首个“法治无人机表演秀”被司法部转发,开展法治点亮龙华十个“一”行动、家庭法律知识竞赛、“送法上门”等活动,全区上下同频共振,累计开展普法进机关500余场,进社区3050场、进学校2700余场、进企业1760余场、进军营60余场、进网络2970余场,覆盖群众百万余人。

     

    图片.png

    打造全国首个“法治无人机表演秀”

     

    用好“融合剂”激活法治文化“新活力”

    “法治+景观”相得益彰。法治文化阵地星罗棋布,建成全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全省首家见义勇为主题公园、首个区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等101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5个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打造龙华区首条“法治诚信文化街”,形成“十户联防”队伍,筑牢群防群治防护线;依托深圳“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打造特色法治文化体验项目,推出5条法治研学路线,1条区级法治旅游路线;发挥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核心法治宣传阵地作用,接待300余家单位、团体,开展法律咨询、普法讲座、法治展览、法治研学等活动600余场,游客量超800万人次。

     

     图片.png

    龙华区建成全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深圳民法公园

     

    “法治+非遗”交相辉映。深度挖掘本土客家特色,推出客家法治山歌2首。打造情景剧、微短剧、互动剧等“剧”普法模式,原创“猴哥让我再想想”“平行西游之超能护卫队”系列普法剧,打造“猴哥法律明白人”的经典人物IP,让普法“活起来”“潮起来”。结合各法治教育宣传阵地特点,推出法治非遗剪纸、麦金画、版画、金箔画一系列等非遗普法产品70余幅,打造深圳民法公园系列动画IP“华仔”的一生,一系列“可听、可感、可观、可触、可玩”的生动形式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法治+新媒体”融合联动。以短、灵、快的微宣讲、微视频、微故事等形式持续推出普法云课堂。多篇普法文章被省、市媒体转载,发布当天阅读量高达10万+。推出全国首档区域性、多领域、直播式执法普法栏目《龙华“执”播》,观看量超5600万人次;推出全市首个检察官、法官、执法员、复议员、调解员、律师六类主体以案释法“热点短视频”普法品牌《一线普法》,综合浏览量达1亿人次,两个栏目均获评广东省“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项目。原创法治版画视频《匠心版画,法治传承》,获第二届广东司法行政系统视频大赛一等奖。11个原创法治文化视频在广东省法治动漫微视频大赛中获奖。

    “法治+AI”创造未来。开展青少年AI法治视频创作大赛,科技赋能培育法治新星。引导中小学生熟练运用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展现法治精神,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法治故事,通过学习宣传、创作展演、研讨分享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提升青少年法治思维和数字创造力。

     

    图片.png

    龙华区开展青少年AI法治视频创作大赛,参赛学生在制作AI法治作品

     

    织密“服务网” 涵养营商环境“优土壤”

    打造企业避风港。龙华区打造区、园区合规服务中心,在先进制造业园区、物流园、商圈等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特色延伸站点,为超1000家企业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合规指导、调解等235小类服务。

    合规引路排风险。龙华区编印企业常见法律问题百问百答、法律风险防范手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特色普法产品,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依托龙华政府在线、龙华法治公众号等平台,累计发布企业合规资讯221条,助力区内50多万各类商事主体健康成长。

    队伍建设引资源。创新“企业点单+律师服务+公益普法”模式,组建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专项法律服务团,百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打造12位“金牌HR”讲师团,设置“1+1”(1名主讲+1名助教)答疑互动课堂,构建和谐用工环境。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律所·园区”结对共建行动。助企惠工“四融十联”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

    细化服务护企行。围绕龙华企业发展过程中遇见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合同管理等方面问题,开展“法律创造价值”“龙企出海,法护启航”“益企同行 法护营商”等法治宣传活动50余期,覆盖3000多家企业。开展“劳动普法助企行”“走街进厂入园上楼”等活动52期,通过“用工把脉”“劳动关系点单”及劳动争议调解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全区110个工业园区和200家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劳动法律服务。

     

    图片.png

    龙华区开展“龙企出海,法护启航”系列活动

     

    (供稿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