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
     司法
     
    山东梁山:水浒故里扬法韵 “八五”普法谱新篇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31 来源:法治时代网


    通讯员 黄文静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山东省梁山县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核心抓手,坚守普法对象“全覆盖”、普法渠道“零距离”、普法教育“大合唱”的工作机制,从落实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十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新普法形式四个维度发力,全方位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体系,奏响了新时代普法工作的“梁山强音”。今天,让我们展开这幅普法的长卷,一起回望梁山普法这五年……

     

    这五年,梁山多点发力筑根基,构建全域普法新格局

    梁山县坚持“普治并举、全域覆盖”,将普法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实现法治宣传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借势节点造声势,厚植法治理念。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打造系列普法品牌活动。连续三年以“世界水日”为起点,启动“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年,累计组织主题宣传2600余场次,让法治理念随黄河水流淌进群众心田。每年“12·4”国家宪法日期间,常态化开展“万人学宪法”“崇尚宪法健步行”“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2024年宪法宣传周创新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其经验在济宁市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做典型发言,成为全市普法工作的标杆。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聚焦需求解难题,精准靶向普法。针对不同群体法律需求,实施“分众化”普法策略。围绕校园安全与青少年成长,联合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在全县141所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宪法在我心”等主题活动1300余场,覆盖学生26万人次,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等问题;面向农村群众,开展“宪法进万家”法治戏曲巡演460余场,发放法治挂历9000余份、图书1.2万本,用乡土语言解读法律条文,让法治精神扎根乡村。

     

    活动现场

     

    服务大局强担当,普法护航发展。将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重大任务中彰显法治力量。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组建“法润黄河普法志愿团”,通过“普法+服务”“普法+公益”等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大普法”格局,为“三大攻坚战”“四项重点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活动现场

     

    这五年,梁山分类施教求实效,探索形成精准普法新路径

    梁山县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创新学法形式,推动普法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抓好“关键少数”,强化干部法治能力。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牛鼻子”工程,通过县委中心组法治讲座、年度法律知识测试、任职前法律考试、宪法宣誓等机制,引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形成“人人学法用法”的示范效应,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活动现场

     

    聚焦青少年,筑牢成长法治防线。深化“法治副校长”制度,从政法系统选聘126名优秀干部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将法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强化法治副校长业务能力培训,实现在校生法治教育“四个落实”(教材、课时、师资、考核),推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为青春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聚力法治力量培育,点亮基层法治版图。在全县423个村(居)实现“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及工作室“三个全覆盖”——培育法治带头人423名、“法律明白人”1269名,建成标准化工作室423处。创新“季度集中培训+线上常态研学”机制,持续淬炼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治理事务的硬本领。

     多措并举,推动法律服务“沉下去、活起来”:组建专业小分队,借农闲、集会契机开展“法治赶场”,让法律知识跟着集市走、围着群众转;依托社区法律学校、法治宣传橱窗等阵地,常态化推进“法律进社区”,把法治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以“法治文化进乡村”活动为纽带,实现村(居)普法全覆盖,引导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动自觉。

     

    活动现场

     

    这五年,梁山聚焦特色品牌,打造法治文化新高地

    梁山县立足济宁市“司法部法治文化联系点”建设,以阵地建设为依托,让法治文化融入城乡肌理,实现“处处见法、时时学法”,有力推进法治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开展,高标准建设“法润黄河”法治文化景观带,打响法治文化建设梁山特色品牌。依据民法典七编总体结构在全县规划建设“一园六镇”民法典实体文化阵地七处。创建省级示范基地和市级示范基地47处。

     

    这五年,梁山创新载体提质效,开拓普法传播新渠道

    梁山县打破传统普法模式,以“接地气、重体验”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传出去”。

    “普法+非遗+文艺”:让法律“唱出来、演出来”。组织山东梆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创作非遗曲目山东梆子《分房》、音舞快板《盛赞民法典》《法治梁山德润水泊》等作品,赴镇村、集市巡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解读法律条文,让枯燥的法条变成生动的故事,实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普法+新媒体”:让法律“触手可及”。开通“政法在线”“法润梁山”专题普法电视栏目,利用梁山融媒APP等新媒体宣传,通过“法治梁山”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快手平台定期推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小路口镇黄河新苑社区打造“法润黄河”普法直播间,开辟普法新途径。精心录制126部宪法、民法典视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展播。26篇经验做法信息被“学习强国”、中国普法等平台采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普法矩阵,让法治宣传突破时空限制。

     

    普法宣传

     

    这五年,梁山深耕普法实践,收获累累法治硕果

    五年普法路,一曲法治歌。梁山县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用创新实践书写了普法依法治理的“梁山答卷”——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获全国普法办党内法规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两部法治文艺作品《分房》《德润水泊》获山东省司法厅“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居全市首位;《分房》《盛赞民法典》荣登全省“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巡演大舞台;民法典三字经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视频奖;14所学校参赛作品在历届“彩虹伞·法伴青春”全市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中获奖;13部作品在济宁市法治文化节作品展和汇演中揽获一二三等奖;1名同志获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2名同志获山东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获奖证书

     

    鸿猷已定风雷起,正是扬帆搏浪时。梁山县普法依法治理和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节拍,肩负时代使命,一路呈鼎高歌,步履铿然,下一步,梁山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进一步健全完善守法普法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发挥普法合力,不断把普法成果转化为推动梁山各项事业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供稿单位:梁山县司法局)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