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开展“稻穗承薪火 青春耕未来”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7-31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陈婧妍) 日前,豫章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抱石”服务队赴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路线的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团队以“学、讲、研、践”为路径,将稻作文明探源与艺术实践相融合,在赣鄱大地上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彰显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实践团首站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在隆平广场感悟其赤子情怀,于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杂交水稻研究历程与突破;实践团还探访德安县博物馆、革命历史陈列馆等,感受稻作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滋养。在上饶市万年县,实践团先后走进上饶市万年稻作文化馆、仙人洞遗址、万年县博物馆,万年贡集团与贡米原产地,触摸稻作起源根脉,追溯稻作与人文交织轨迹,见证稻作文化当代传承。

     

    实践团队考察贡米原产地现场

     

    实践团在“贡米课堂”中认真聆听从贡米的培育历史、文化地位到现代农业发展,听乡音乡语解读“一粒米的家国情怀”;在乡村艺课中,志愿者们化身“非遗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鱼灯的吉祥寓意、漆扇的工艺传承以及剪纸里的农耕。

     

    实践团队进行乡村艺课活动

     

    随后,实践团围绕“农耕文化与艺术融合” 展开专题调研,走访万年贡米原产地,记录贡米包装设计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新;结合专业所长,分析鱼灯扎制的造型美学、傩面泥塑的色彩象征,形成《农耕非遗的艺术转化路径研究》初稿。

    调研中,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农耕文化的传承,既需守护其 “形”,更要激活其 “艺”,让老手艺在笔墨色彩中焕发新生命力。

     

    实践团队开展贡米包装设计调研

     

    “玩转非遗课堂”中,志愿者教留守儿童废物利用扎鱼灯,用彩纸剪出稻花图案,以金箔绘出稻田风光,将农耕元素融入艺术创作。实践团还进入留守儿童生活中,通过艺术课程传播非遗文化。这些实践丰富了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将美术专业优势转化为传承农耕文化的青春力量。

    在大思政的视野下,实践团队以稻作文化为纽带,借行走感悟农耕厚重,以美术赋能文化传承。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思政 + 艺术 + 地域文化”路径,让青春续写农耕文化新篇,让文明之光指引奋进。(供稿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