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陈艳霞 丁宇馨)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社区广场上,每当夜幕降临、舞曲响起之前,总有一群妇女围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身边姐妹的分享——这是任城区妇联创新打造的“舞前微课堂”。它紧扣基层妇女群众“参与度广、组织性强、时间固定”的特点,巧妙利用广场舞开始前的10~15分钟,开展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理论政策宣讲,将十分钟的碎片时间,化身政策传达的“扩音器”、技能提升的“加油站”、民心凝聚的“连心桥”,成为任城大地基层宣讲的一道亮丽风景。
建强队伍:锻造宣讲尖兵,激发巾帼动能
“舞前微课堂”的生命力,始于一支扎根基层的宣讲队伍。
任城区妇联以“精准选、系统育”为抓手,筑牢宣讲根基,精选宣讲骨干。任城区妇联在全区255支广场舞队伍中,通过民主推荐设立1名巾帼宣讲员,主要由社区妇联主席、退休教师、巾帼志愿者等组成,任城区妇联举办聘任仪式,为270名宣讲员颁发聘书,实现镇街全覆盖,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更具说服力。系统赋能提升。定期组织宣讲技巧培训,提升宣讲员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发放“舞前微课堂”专用U盘,内含音频课程100余课时,发放至各村(社区)广场舞领队。如李营街道南刘庄社区的“新潮广场舞”队,由社区妇联主席袁霞担任宣讲员,利用舞前热身时间以聊家常的方式开展宣讲,成为群众信赖的“政策讲解员”。
任城区“舞前微课堂”理论宣讲员聘任仪式
精选内容:聚焦妇女所需,涵盖多元主题
宣讲内容能否入脑入心,关键在“精准对接需求”。任城区妇联紧扣妇女群众“急难愁盼”,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政策理论“通俗化”。任城区妇联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方言故事、快板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妇女群众生动解读乡村振兴、家庭家教家风故事等内容,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领会。任城区妇联以亲切的“拉家常”方式宣讲惠民政策,并积极收集妇女群众的意见建议。越河街道古路沟社区俏夕阳舞蹈队通过“舞前十分钟”播放党的二十大精神音频,用“百姓话”讲“家国事”,使百人舞蹈队变身“移动宣传站”。
权益保障“实用化”。任城区妇联将“舞前微课堂”化身妇女权益保障的“普法黄金档”,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融入“舞前微课堂”,用身边案例、互动演练、情景剧场等形式,让法律条文“活”起来,为基层妇女撑起维权“保护伞”。观音阁街道乐家社区开展“巾帼暖人心 法爱润万家”宣讲,用真实案例解析维权路径,现场发放宣传册,解答疑问。
家庭建设“场景化”。“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舞前微课堂”将家庭建设场景化,以小课堂助推社会治理大工程。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喻屯镇千户村妇联主席王慧丽在舞前讲解庭院打理技巧,推动环境整治从“政府要求”变为“群众自觉”。
舞前微课堂
创新形式:拓宽宣传路径,提升服务效能
打破“照本宣科”模式,任城区妇联以“场景嵌入、形式创新、机制保障”激活宣讲活力。
场景化嵌入。“舞前微课堂”利用广场舞、农村大集等现有生活场景嵌入教育内容,不额外占用时间、不改变活动性质、不增加参与负担,避免另起炉灶的资源浪费。南苑街道妇联以济宁市旗袍文化协会和广场舞队为双引擎,针对旗袍协会成员多为文化爱好者的特点,设计“旗袍雅韵+政策解读”组合课程,由妇联干部、社区网格员担任讲师,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政策融入旗袍文化赏析。
小微化设计。“舞前微课堂”坚持10分钟黄金时长,内容设计模块化、口语化。古槐街道创作8分钟时长的小品《移风易俗一家亲》,利用“舞前微课堂”时间进行展演,向广大妇女和家庭讲述高价彩礼的危害,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南张街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拆解为“孩子玩手机怎么办”“如何夸出好孩子”等微话题,实现“一课一解”。
数字化延伸。“舞前微课堂”宣讲避免“照本宣科”,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互动式宣讲等新形式提升宣讲效果。如长沟镇妇联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云端宣讲矩阵”,将“舞前微课堂”宣讲内容融入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制作成短视频广泛投放至抖音、微信公众号及村级社群,全年累计触达群众1.2万人次,有效破解外出务工妇女参与难题,推动妇女思想引领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随时随地可学习”的新突破。
点单式宣讲。建立“群众点单—妇联派单—宣讲员接单”服务链,根据妇女需求动态调整宣讲内容。例如,夏季增加儿童防溺水课程,冬季侧重家庭矛盾调解案例,实现宣讲精准匹配群众需求。
宣讲显效:凝聚巾帼合力,走进群众心坎
从喻屯镇的村落到阜桥街道的商圈,从七旬舞者到职场妈妈,从政策解读到技能传授,在创新宣讲模式推动下,任城区妇女工作呈现新活力,“舞前微课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想引领嵌入妇女生活的日常场景,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形成“人人愿参与、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正如一位参与妇女所言:“跳舞强身,听课润心——这十分钟,值!”(来源:济宁市任城区妇联)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