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聚焦
     政法聚焦
     
    这支草原执行“轻骑兵” 出手“快、准、稳”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8-04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李全喜 通讯员 何培阳)查人找物难一直是执行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提升执行质效,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持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成立拘传拘留团队,加大查人找物力度,全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快”字当头,迅速出击

    “执行,唯快不破。我们这支3个人组成的小分队,要的就是一个‘快’字。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有被执行人信息线索,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出发。”执行干警段海星说道。

    “法官,我找到东某某的一个地址,现在就在他家楼下,我把地址发给你们,你们快过来!”申请人张某某在电话里激动地说。

    此时,接到电话的三人顾不上吃晚饭,伴着夜色来到申请人提供的地址,将“消失”许久的被执行人东某某带回了法院。

    夜晚的执行局,依然灯火通明。面对态度嚣张的东某某,执行法官依然不厌其烦地进行释法明理并强调逃避执行的不利后果。从晚上7点到凌晨1点,在执行干警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同意以9万元结案。被执行人东某某当场给付3万元,剩余6万元约定两个月内还清。为避免被执行人东某某再次逃避执行,由第三人为该笔债务做了担保。

    作为执行指挥中心管理下的拘传拘留团队,是昆都仑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支“轻骑兵”,在专项执行团队和执行指挥中心之间起到承上启下、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各执行团队将无法联系到的被执行人信息,统一报送执行指挥中心,再由执行指挥中心一并汇总,交由拘传拘留团队。不仅节省了各执行团队查人找物的时间,更实现了执行工作的良性运转。

     

    “准”字为要,联动发力

    “之前这个案件当事人联系不上,这次公安协查找到了一个新的地址,被执行人晚上在家的概率比较大,咱们晚上去试试吧!”拘传拘留团队干警兴奋地同队友说道。

    张某与尹某某合同纠纷案件,申请人提供的地址、联系方式均无法找到其本人。在此情况下,法院借助执行110工作机制,找到了张某的另一个地址,并于当晚将其顺利带回法院约谈室。面对逃无可逃的执行高压,被执行人张某一次性结清了欠付申请人尹某某的钱款,案件执行完毕。

    2024年,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与昆都仑区公安分局建立了“执行110”工作机制,拘传拘留团队依托此机制,形成“法院主查、公安协查”的协同治理模式,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突破查人找物、拘传拘留等实践难题。

    “执行难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和系统性的治理难题,破解执行难不能靠法院单打独斗,必须凝聚各方治理合力。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与各部门、单位协调合作力度,进一步畅通工作衔接机制,以长效协作破解执行工作的堵点、难点。”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刘楠介绍道。

     

    “稳”字为本,兑现权益

    “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行动轨迹,这两天被执行人应该在这里,咱们今天晚上就过去。”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2012年被执行人向申请人赵某借款10万元并出具借条,约定月息2分。多年过去被执行人仅偿还原告本金10万元,约定的利息并未支付。为躲避偿还欠付的借款利息,被执行人开启了“躲猫猫”模式,无奈之下,申请人向法院“求助”。

    在公安机关协查下,当晚,被执行人就被带到了法院的约谈室。经过法官不懈地调解,双方都选择了各退一步,被执行人当场支付1万元现金、4万元转账。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沉沉,总是伴着夜色出发的三人团队,像一道利落的“闪电”,刺破黎明的茧。他们用非常规工作时间弥补了白天查人找物的薄弱点,实现了全天候持续执行高压态势,切实打击了部分被执行人故意躲避执行的侥幸心理,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质效。

    自拘传拘留团队成立以来至今,共计拘传120人次、拘留45人次,促成75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达成和解结案,执行兑现2100余万元。

    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度挖掘执行“110”工作机制潜力,进一步强化执行联动协作,加大对规避、拒绝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化解执行难题,将“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和司法力度。(供稿单位:包头市政法委)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