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乡村
     法治乡村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阚桥村:解码“全国文明村”的幸福图景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25-08-05 来源:法治时代网

    法治时代网讯(孙瑞 徐立忱 通讯员 吴菁菁)盛夏时节,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阚桥村,这座四面环水的村庄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和谐,文明的气息如清风般浸润街巷。日前,阚桥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这是对村庄产业、生态与文明全方位振兴的最佳礼赞。

     

    产业强村筑根基

    步入阚桥村乐迪鞋业有限公司车间,密集而富有节奏的“嗒嗒”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神情专注,手中的鞋材在针线间灵巧翻飞,一件件成品快速成型。

    “厂子开在家门口,活儿稳定,收入也不错,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方便!”女工徐锦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正是阚桥村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的生动写照。

    阚桥村深知“无工不富”的道理。近年来,村里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精准招商培育动能,成功打造童鞋制造和模具配件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如今,村内共有企业10家,其中3家为规上企业,年工业开票额突破亿元大关。这些企业不仅打通外贸出口渠道、推动产品质量跃升,更给村民创造了超过300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实现了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的良性循环。

    产业活水奔涌不息,筑牢了村强民富的坚实底盘。2024年,阚桥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27.42万元,全村三业总产值约1.5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文明乡村建设注入了最硬核的经济支撑。

     

    村貌焕新展新颜

    行走在阚桥村洁净的村道上,新铺的柏油路面平整通畅,17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如忠诚卫士般静静伫立。村部的“积分超市”里,更是一派热闹景象。

    “垃圾分类做好了,加分;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了,加分;参加村里组织的清扫活动,也加分!攒够分就能换东西,现在大家搞卫生的劲头可足啦!”村民李爷爷拿着记分卡,喜滋滋地兑换了香皂和牙膏。

    这份主动参与的热情,源于阚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创新实践——“积分制”管理。村里制定详细积分规则,将垃圾分类、庭院整洁、参与集体整治等行为量化赋分,积分情况定期公示,村民凭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不少村民主动加入环境整治队伍,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暖心转变。

    近年来,阚桥村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村部大楼、公厕、停车场和南广场,修缮医务室;16座垃圾分类亭科学分布,引导精准投放;151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让生活污水“变废为宝”,净化后用于农田灌溉;4条河道清淤疏浚,重现水清岸绿;“厕所革命”持续推进,村民生活便利度与舒适感大幅提升。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文明润心树新风

    傍晚的南北文化广场上,孩童追逐嬉戏,老人围坐闲谈;“江都好人榜”前,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吸引村民驻足细品,暖流在街巷间悄然传递。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滋养。阚桥村坚持强化思想引领,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学习模式:线下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红色观影、交流研讨活动;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同时,村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涵养文明风尚:制定村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摒弃陋习、树立新风;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阵地,年度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持续评选“文明家庭”,引导村民向身边模范学习、见贤思齐。文明的种子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让淳朴村风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供稿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黄筱婷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