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幸福里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居民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居民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服务居民的“最美零距离”。
杂物清理,网格在行动
近日,幸福里社区网格员在“历接历办”日常巡查时接到居民反映,小区内存在有人占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
接到居民反映问题后,幸福里社区网格员迅速行动起来,联系物业工作人员,确认了杂物堆放情况,又根据居民提供的线索,很快找到了该住户。找到老人后,网格员没有急着说教,而是像拉家常一样,耐心地向老人细数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的危害,从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到邻里生活的舒适度,娓娓道来。老人听着网格员真诚的话语,脸上的抵触渐渐消散,当即表示理解并同意清理。更让人暖心的是,小区热心居民看到后主动上前帮忙搭把手,在大家的帮助下,杂物很快集中到指定地点。随后,网格员联系了街道环卫所,由环卫所派清运车辆将所有垃圾彻底运走。
清理完毕,公共区域恢复了原本的整洁畅通,居民们纷纷称赞。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社区的 “堵点” 变成了 “顺点”,尽显网格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清理前后对比
主动靠前解民惑,老旧小区改造暖人心
“老旧小区改造能不能增加充电设施,现在电动车飞线充电太危险了。”“改造时停车位是不是能增加一些?”最近,胸科医院宿舍的居民群里,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疑问此起彼伏。眼看居民讨论热度越来越高,社区网格员敏锐地意识到:与其等问题集中反映到 12345 热线,不如主动上门把疑惑解开。
发现问题后,社区迅速联合街道物业办,决定在小区开一场 “改造答疑会”。通知发出后,居民们早早地来到现场等候。对于居民们提出的增加停车位、增加充电设施、公共活动场所整修、完善小区视频监控系统、拆除宿舍内的违规建设的隔断等问题,网格员现场做了详细记录,对于符合改造范围的项目将居民意见收集起来向上级反馈,请居民耐心等待结果。对于供暖、供水、供气等不被列入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范围的民意诉求进行政策解释,尽可能征得居民的理解。一个小时的答疑会,像一场及时雨,居民们心中的疑云渐渐散去,一个个疑问被成功化解。散场时,张大爷笑着说:“本来还想打12345热线问问,这下啥都清楚了,咱社区工作做得太贴心了!”
答疑会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了热心党员志愿者的来电,对于社区大热天到小区答疑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大力支持社区共同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中遇见的困阻,力争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民生项目。
主动向前一步,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这场 “前置式” 答疑,不仅减少了热线工单,更让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改到居民心坎里。
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答疑会现场
幸福里社区用一件件实事,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篇章。从解决杂物堆积的“小事”,到回应老旧小区改造的“大事”,社区始终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用主动作为化解矛盾,用真诚服务凝聚人心,努力让社区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来源: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