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李全喜 通讯员 宁福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工业街道兴盛园社区立足老旧城区治理难题,创新“微光成炬”工作法,通过搭建微阵地、织密微网格、推动微协商、提供微服务、融入微组织“五微联动”模式,实现基层治理精准破题。辖区1.3平方公里内16个住宅小区、8处平房区的8452名居民,在党建引领下共建幸福家园。
建强“微阵地”,服务触角零距离
社区打造17个多功能服务阵地,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党群活动室、司机驿站、暖心驿站等微阵地,日均服务超500人次,集成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12项功能。通过“阵地建在家门口、服务做到心坎上”的实践,居民参与治理率从18%跃升至67%,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织密“微网格”,治理精度再升级
构建“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铁三角架构,整合372名党员、24家共建单位力量。建立“网中划格、按格定责”机制,化解安全隐患30余项,完成房产证办理、充电桩安装等45项民生工程。创新“1+3+N”服务体系,组建“红色代办帮办团”,为特殊群体提供高龄认证等6类代办服务,惠及群众3000人次。
创新“微协商”,多元共治聚合力
推行“红管家”协商机制,通过民情恳谈会收集意见56条,形成“需求-问题-服务”闭环清单。开展入户恳谈1800人次,推动68%居民参与自治协商。创新“拉家常”式邻里议事,矛盾纠纷同比下降56%,群众满意度提升35%,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做优“微服务”,民生温度看得见
推行“服务柜台进楼栋”模式,组织医护人员送医上门120余次,修建儿童游乐场、“爱心凉亭”等特色空间。建立微积分激励机制,发动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年均开展公益活动50余场,实现老幼残等6类群体服务全覆盖。
激活“微组织”,治理网络全域融
培育8支志愿服务队,吸纳物业、商户、业委会、兴趣社团等力量组建公益微组织。通过“银发先锋”等特色团队开展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等服务,构建起“党建带群建、群建促治理”的基层治理同心圆。
通过“微光成炬”工作法,社区实现组织力、凝聚力、幸福力“三跃升”,基层问题解决率达92%,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民生工程完成率100%。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聚微光 成火炬”模式,以“一格多元”治理模式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推动实现邻里和睦、楼栋和谐、小区和美的治理新图景,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来源: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