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蔡刘泉) 2025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全市检察机关紧扣省院“巩固、深化、提升”总要求,全面落实省、市检察长会议部署安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检察工作影响力持续增强。为全面展现工作成效,即日起开设专栏,刊发各地特色亮点工作,旨在对标找差、互学互促,持续为南通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检察官,真的特别感谢您!出了这档子事,我肠子都悔青了。多亏您耐心帮我们调解,才给了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近日,南通海安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中心宣告室内,收到不起诉决定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真诚道谢。这一幕正是海安市检察院践行综治中心“深融共建、服务为民”理念的鲜活写照。
2024年8月,钢材销售个体户王某与木业公司负责人陈某因货款纠纷发生肢体冲突,致陈某鼻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案件进入检察审查起诉阶段后,承办检察官敏锐发现,该案虽涉人身伤害,却根源于经济纠纷,且双方长期合作基础良好,若机械起诉反而易导致矛盾激化。
为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检察官决定依托该院进驻综治中心的“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组建由检察官、人民调解员、律师组成的调解专班进行介入。2025年6月12日,情绪激动的陈某一落座便放话:“这个地方我只来这一次,今天谈不成,我就去法院起诉!”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检察官耐心释法说理,促使王某真诚认错道歉,逐步打开心结。调解员和律师合力测算赔偿金额,最终促成王某赔偿陈某15万元、陈某支付王某货款4万余元并签署谅解书。6月26日,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海安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在派驻综治中心接待群众
该案是海安市检察院依托综治中心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协同推动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目前,海安市检察院借助综治中心资源集聚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全链条”。
多元联动聚合力,靶向化解矛盾促帮扶。海安市人民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企业权益保护、农民工、新业态群体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专班,随派驻综治中心履行检察职能,化解矛盾纠纷。深化检调对接,联动综治中心三级调解员资源库,精准匹配调解力量,提升矛盾化解率。设立检察听证室,邀请综治中心派员共同参与听证,提高司法公信力。整合其他入驻单位资源,深化因案致贫被害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提高帮扶精准度。
依托窗口与数智平台,深挖法律监督线索。用好接待窗口,从全院范围内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骨干力量以“专岗轮驻+专职常驻+专班随驻”模式入驻,从纷繁复杂的信访中发现法律监督线索。搭建“海安数智通平台”,将综治信息化平台汇聚的数据资源直接联通检察专网,应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对同类信访、案件数据进行深度碰撞分析,挖掘法律监督线索。
海安市人民检察院青年干警在派驻综治中心接访
延伸检察服务触角,赋能社会治理提质增效。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入驻市综治中心,在3个街镇综治中心设立“12309检察联络站”,依托政法干警“走千企、入万户”“三官一律进网格”等活动,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端,收集并分流处置诉求。围绕公共安全、电诈防范、家事纠纷、酒驾治理等领域,精准开展普法活动,向综治中心提供社会治理风险预警服务,对排查、反向审视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检察履职从“解决一件事”向“完善一类治”跃升。(供稿单位:海安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