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春 通讯员 余飒曼 刘洋卓
“孩子的抚养费收到了!谢谢您,不仅帮我要回了钱,还让他答应常来看看孩子……”2025年7月初的一天,申请执行人李某某在电话里激动地向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张震道谢。面对当事人的感激,这位执行一线的“80后”硬汉语气温和:“这是我们的职责,孩子能健康成长最重要。”
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正是张震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写照。自2017年投身执行工作以来,这位现任执行四团队团队长的“办案标兵”,带领团队办理各类执行案件近2000件,结案率超86%,执行完毕率超48%。在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战场上,他既高擎执行利剑,更传递司法温度,被群众誉为“有办法的执行干警”。
刚柔并济的“执行智慧”
执行,讲究策略与温度并存。张震深谙此道。在处理那起抚养费纠纷时,被执行人王某某虽多次承诺却拒不履行。张震依法将其拘传后,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出发,以亲情为纽带耐心劝导:“大人的矛盾不该让孩子买单,抚养费关系着孩子的衣食冷暖与成长未来。”这番情理交融的话语触动了王某某,申请人李某某也深受感动,主动提出减免部分费用。最终,王某某当场支付18000元,并承诺定期探望孩子,纠纷圆满化解。
同样的智慧还体现在处理一起工伤赔偿案中。2025年4月,工伤职工李某某申请强制执行南阳某保温建材有限公司应支付的58000余元工伤保险待遇。张震团队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打出“刚柔并济”组合拳:一方面依据线索精准核查企业财产状况,另一方面发出信用风险预警,清晰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同时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这套“组合拳”促使企业转变态度,主动联系法院全额支付赔偿款,既保障了职工权益,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信誉。
雷霆出击的“执行力度”
面对藐视法律、拒不履行的行为,张震则展现出雷霆万钧的执行力度。在邓州某强混凝土有限公司与某商贸有限公司的货款纠纷中,商贸公司在达成调解协议后仍拖欠货款。张震迅速启动网络查控系统,跨区域锁定财产线索,针对被执行人身在外地、沟通不畅的情况,果断采取电话督促、送达预罚款通知书、拟纳入失信名单等高压措施。在强大的执行压力下,被执行人很快现身,当场支付80万元货款,并就剩余款项达成和解。这次高效执行,既兑现了胜诉企业权益,也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被执行企业经营的影响,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实践。
守护耕地红线,司法权威不容挑战。在张楼乡某村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执行案中,张某、赵某长期非法占用村集体耕地4.59亩。法院判决生效后,二人仍拒不腾退。执行立案后,法官张震多次上门释法明理,阐明拒不履行的严重法律后果。经反复沟通,被执行人虽自行清除了地上林木,却因土地四至界线争议导致执行陷入僵局。执行当日,张震周密部署,邀请乡政府、村委会及村民代表现场见证,组织双方实地测量、明确界线。经过三小时有序工作,被侵占的耕地最终完整归还村集体。此次行动不仅有力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更以规范、文明的执行方式,彰显了司法机关坚决守护耕地“命根子”的坚定立场。
初心不改的“为民情怀”
从踏入执行局那天起,“司法为民”的初心就深深镌刻在张震心中。他深知,执行工作直接关系群众胜诉权益的“真金白银”,关乎司法权威能否直抵“最后一米”。无论案件标的额大小、案情繁简,他始终将当事人合法权益放在首位。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和形形色色的被执行人,他带领团队不舍昼夜奔走在查人找物一线,以钉钉子精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他不仅追求案件执结,更追求案结事了人和。每起案件执行中,他都会耐心向当事人解读法律规定、通报执行进展,努力消除疑虑。“执行干警既要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更要把司法温度和为民情怀贯穿始终,让生效裁判确定的权益真正落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因工作业绩突出,张震近年来先后荣获季度及上半年“办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但对他而言,最大的褒奖莫过于申请人拿到执行款时舒展的眉头,以及那句发自肺腑的“谢谢”。在充满挑战的执行征途上,张震以智慧与勇毅为刃,以初心与温情为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政法干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来源: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