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孙成林)近期,为落实江苏省徐州市委加快推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规范文旅市场秩序,保障和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职能作用,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以下六项措施,护航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搭建绿色通道,高效办理涉文旅纠纷。依托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深化“全场景庭审云”“案件空间”等平台运用,建立涉文旅纠纷“快调、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全面推广在线立案、调解、审理和执行,充分发挥小额速裁、简易程序、先行判决等制度优势,实现涉文旅诉讼高效办理。
二是明晰裁判规则,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妥善审理涉文旅侵权和合同纠纷,依法界定经营者、服务者责任合理边界,区分民宿、旅行社、OTA平台等不同文旅经营业态责任认定标准;依法处理服务质量、行程变更、费用退还等纠纷,切实保障消费者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建立涉文旅案件风险研判机制,为文旅产业向好发展精准“把脉开方”,围绕加强风险防范、规范文旅企业合同管理、完善旅游伤害事故处置流程等方面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助力文旅市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优化文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旅市场司法服务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贯穿办案全过程。妥善审理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景区承包经营合同等案件, 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积极服务传统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等特色项目,引导诚信经营、守法经营;鼓励文旅产业创新,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依法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产业投入。
四是强化专业审判,提升文旅司法保障。结合文旅资源保护和文旅市场发展需求,在全市两级法院设立专业审判团队,对涉文旅纠纷集中办理,专业审判;结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加强农村传统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规范家庭农场、“农家乐”等乡村文旅活动,强化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文旅健康发展。
五是深化法治融合,回应社会关切。拓展服务范围,在景区、文旅集散地设立巡回审判点,发挥“融合法庭”职能,“零距离”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评价、指引、教育功能,提高游客维权意识和经营者守法意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重大文旅纠纷的关切,通过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电视网络直播庭审等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六是创新普法宣传,培育文旅法治生态。开设普法视频、以案释法等宣传专栏,通过公开庭审、公布裁判文书、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打造普法矩阵;聚焦重点场所,在景区电子屏等载体播放法律法规,增强宣传效果;鼓励文旅社会组织参与监督,提升社会公众对文旅市场发展的认同和支持,营造良好文旅法治生态;定期梳理涉诉纠纷,加强对景区纠纷调解组织指导,建立健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机制,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供稿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