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日企向华索赔是超国民待遇时代的遗留物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财讯网

        因此借着此次日企向华索赔事件,中国不妨告诉在华外资企业,当“大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了,所有企业都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来办事,遇到问题之后也应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权。 

        近期钓鱼岛事件一直占据着国内各大媒体的要闻区,国内反日情绪不断高涨的背景下部分日企遭受打砸,对此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称,日企遭打砸事件责任应该由中方承担,野田并表示将向中方提出赔偿要求。看到这则新闻相信很多网友和笔者一样愤怒,打砸日企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也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但是责任并不在中国政府一方,中国政府也绝对没有赔偿日企的义务,日本政府向中国索赔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的武侠小说之中,有一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功夫,笔者认为用这一招对付野田佳彦最好不过了,日企受到损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在日中企也同样遭受打砸事件。在日中企遭袭是不是也应该向日本政府申请赔偿?中国政府没有像野田佳彦一样提出无理索赔请求,是因为中方明白索赔的对象不是日本政府,希望日本政府能够认清形势,别在钓鱼岛的问题上一再惹恼中国。 

        对待在华日企遭受打砸的事件,笔者认为中国政府有责任抓住打砸日企的凶手,这也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可是中国政府断然没有赔钱的道理,试问一下如果中国的每一个工厂受到损失之后都向政府索赔的话,那么政府就该更名为慈善堂了。笔者也希望借此次日企遭受损失来表明一个观点,那就是外资企业在华的超国民待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日企该收回超国民时代的大爷姿态,和中国的企业一样遭受损失之后,安全国家正规的司法程序进行维权。 

        我们并不剥夺日企维权的权力,但是不合理的维权方式也是不能容忍的,任何企业都不能凌驾在制度与主权之上,出了问题依法办事即可。如果中国政府赔偿日企一分钱,那就是对中国企业最大的不公,日企索赔的对象应该是打砸者而不是政府,如果政府为打砸日企买单,那无形中是将助长打砸日企的行为,因此于情于理中国政府都不应该承担日企所遭受的损失。 

        2010年末,随着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费的征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外资超国民待遇宣告结束,外资超国民待遇听起来本身便是一种不公,是改革开发初期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无奈。改革开放了30年,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就存在了30年,这30年中外资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也给予了外资足够的优惠。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各项发展的成熟,实现内外企业税收一视同仁待遇的呼声也不断高涨,因为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就要首先取消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取消超国民待遇是一件好事,可是经过30年的优待之后,很多外企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平民的身份。 

        因此借着此次日企向华索赔事件,中国不妨告诉在华外资企业,当“大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了,所有企业都应该遵守中国的法律来办事,遇到问题之后也应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权。外资超国民待遇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投资,让中国渐渐成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不断积累,超国民待遇已经开始困扰着中国,双顺差的作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飞速增长,已经远超合理的范畴,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被动的增加了国内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导致国内通胀压力的居高不下。 

        借着野田此次向中方索赔的新闻,我们可以看到日方处理钓鱼岛问题的态度,在日中企遭袭野田绝口不提,只是强调日企在华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在这样的首相领导下,笔者也难相信日本未来发展会有大的起色,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连返躬内省都无法做到,那么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是可以预见的,笔者也相信在华的日企不会和野田政府一样不明事理,向中国政府提出索赔要求。 

        (孙业文 撰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