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要闻
     法治要闻
     
    习近平阐述国家安全观 提“11种安全”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2014年4月16日  记者陈竹沁、胡攀、卢梦君、王维佳、苏展)  时隔三个月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委”)正式启动运作。 
        昨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安委主席习近平召开国安委第一次会议,明确国安委职能责任、管控范围、基本遵循和运行原则,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描绘出国安委总框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安委副主席李克强、张德江出席会议。同时出席的还有国安委常务委员、委员,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联播》昨日播出国安委首次会议,只见文字不见画面。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成立的另两个机构即中央深改小组、中央网信小组,在举行第一次会议时,《新闻联播》都播出了会议画面,得以了解这两大机构的基本人员架构。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习近平在昨日讲话中,将国家安全明确列为头等大事。 
        他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这在习近平对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亦有体现。他说,“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习近平还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集中统一的国家安全体制,在昨日的会议上也得到强调。 
        习近平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此前,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有国防动员委员会、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等数十个中央及国务院层面的议事协调机构,安全管理职责多有交叉。 
        在这之前,专司国家安全议事协调工作的是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该小组于2000年9月由中共中央组建,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直接负责统筹协调国家安全工作领域重大问题,办事机构成员目前均为外交工作背景官员。 
        军事专家岳刚认为,以往安全决策势单力薄,以外交口主导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面对综合性的安全威胁,难以将国防、经济、公安等力量握成一个拳头,打出组合拳。

        国安委下设常委、委员

        今年1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习近平任国安委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 
        随着昨日国安委第一次会议召开,国安委常务委员和委员人事安排也已到位,国安委已正式投入运转。 
        目前,中央深改小组专门设立了具体办事机构中央改革办,国安委是否会设立类似机构成为一个待解的悬念。 
        在昨日的会上,习近平为国安委确立了“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五项原则。有分析认为,五项原则既有“科学谋划”,也有“协调行动”,足见其既负责决策设计,又负责部署执行。而最后一条原则是“精干高效”,则被认为既保证权威,又注重效率。

        国安体系涵盖11种安全

        从十八大至今,中央一直强调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整合对内对外事务。国安委从决定成立到正式落地,最大的决策背景是“大安全观”的建立。 
        昨日会上,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用71字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提到非传统安全时,习近平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熊文钊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11种”安全等概念,都是第一次系统地被提出。其中透露出的信号是:统揽和协调将成为国安委的运作特点。 
        习近平在会上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

        11种“安全”

        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

        国安委大事记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说明,介绍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原因和主要职责。 
        2013年11月12日,公布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宣布中央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200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