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谈谈执法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作者: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民检察院 童存三

     

        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根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根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对于现在来说就是以人民为本。

        胡锦涛同志指出: “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仅要实现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观念的转变,更要在思想上确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的理念,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执法者要甘为人民公仆

     

        创建和谐社会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幸福安宁。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得到了自由解放,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翁,社会主义也为我们的人民创造了幸福生活的基础。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在以人为本的发展主流中,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高度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由于解放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和报答党恩精神的激励,那个时候就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社会主义劳动场面,许多工程就在那个时代起步,第一代科学家也是在那个时代从海外归来,回国参加新中国的科研工作的。

        人性一旦得到认可,人权一旦得到尊重,人的思想就会指导行动,产生很大的力量。因为人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用好心情支配,精神充实了,便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轻装上阵,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的“执法者”,如果能够增进“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就必然可以体会到“为人民服务”和“三个代表”的宗旨的含义,就能够更加自觉地去做人们的公仆和勤务员。

     

        二、执法者要热情、周到,服务于民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并非一朝一夕,本人认为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一是文明。和谐必须以文明为基础。我们人类的几千年发展史,就是从落后、蛮荒向文明发展的进步史。人以文明的行为改变社会,建设社会,社会也因为人的高尚而越来越先进,经济、科学、生活、艺术也越来越发达,彰显其改造力量。

        二是幸福。这是文明的结果。幸福是人们的向往,是人类生产劳动和奋斗的目的。这一点,我国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初步实现。生活和乐,精神愉悦,物资丰富,科技进步,市场繁荣,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小康。孩子的上学,老人的晚年,残疾人的受保护,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险,住房在不断得到改善,这些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三是稳定。稳定是文明的保障。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权的维护靠法律做后盾。我们所知道的社会犯罪现象,就是对和谐社会的对抗,它极大地摧残了人的权利和尊严,给他人以及家庭带来伤害和不幸。社会稳定不仅要依靠我们司法机关,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让人们懂得自我维护。调动各种因素共同参与,打防结合,综合治理。有了稳定的前提,和谐社会才能变为现实。

        四是服务。构建了成功的和谐社会,还要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比如机关干部的服务民众思想,公职人员和有关部门的窗口意识,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服务保障体系,社会化,社区的服务职能的体现,养老福利等。

        此种服务的功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执法者”要把人民群众当作服务对象,从内心到行动都要自觉地热情、周到,服务于民,做人民的好公仆。

     

        三、以人为本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怎样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实践呢?

        首先,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为一名检察官,一名共产党员,其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你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人民性,是人性的深层次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对你党性的检验,我们共产党人最终的社会理想不就是走向文明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吗?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放在首位,时刻牢记。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努力创建一个文明的大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成员的道德素养。社会是由人组合而成的,没有人就谈不上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人人努力而为之。只有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人人树文明,立新风,讲道德,博爱相处,才能做到幸福平安,天下为公。

        最后,“以人为本”还必须坚持法的理念。依法治国,人人做到遵纪守法,使奸佞丑恶得到打击。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毕竟还不是十分完美的社会,还存在各类社会犯罪现象,人们的思想还很不一致,私欲和贪念还支配着一些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所以,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法制教育,严厉打击社会犯罪。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