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013年11月18日讯 通讯员张绪芬报道 目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登记在册的残疾人已达12000余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事故等致残还未办理残疾证,该区残疾人群体比较庞大。由于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他们在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区法律援助中心把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分忧解难作为工作重点和落脚点,通过法律讲解、心理疏导、倾心援助等方式,全心全意为残疾群众服务,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大批残疾群众提供了优质贴心的法律援助服务,陈建国(化名)便是享受到此项贴心服务的残疾人之一。
2013年3月20日,一位表情痛苦不堪的中年男人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他满脸痛楚的样子,嘴角时不时因疼痛而抽搐。他叫陈建国(化名),嘉陵区人,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损害,经南充通正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颅脑外伤后遗留轻度智力缺损及精神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之伤残等级为七级;左侧3-8肋骨骨折之伤残等级为十级。由于颅脑损伤后遗症,到现在还一直头疼不已,而肇事者及所在单位却只给付了部分医疗费。
由于陈建国(化名)系离异,唯一的小孩随前妻生活,他只能自己忍着疼痛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鉴于受援人有一定的精神障碍,我们指派能力强、义务精、极具爱心的阳飘横律师办理案件,案件按法律程序有序进行着。一个月后,陈建国(化名)又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人还未到,先闻其声“主任啊,你一定要帮帮我,他们还没给我钱,我实在没办法活了。”甚至倒在地上不起来。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其身体上的痛苦,更理解其颅脑损伤遗留精神障碍后行为不自主,耐心地给予劝解,精神上给予抚慰,讲解诉讼程序有关规定,指引其解决生活困难的途径,劝导其相信法律的公正,案件还未开庭审理,多一点点耐心等待法院的公正判决,受援人才迟疑着离开。
庭审中,因为被告中财保南充市顺庆公司不服南充通正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意见,就陈建国(化名)伤残等级向区人民法院提出了重新鉴定申请,于是区法院委托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重新鉴定。因此诉讼过程较长,受援人又一次次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委屈与无奈,中心工作人员一次次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抚慰、劝导,同时叮嘱律师认真办案的同时,还要做好受援人的情绪安抚工作。
鉴于受援人的具体困难,援助中心一援到底,直到将赔偿款184226元交到受援人手中。直到此时,受援人陈建国(化名)脸上终于绽放了久违灿烂笑容。(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法律援助中心供稿)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