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代网讯(通讯员 陈雪)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赤水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通过健全联动机制、创新普法方式、突出宣传重点,不断强化网络普法,推动普法宣传从单向式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转变,提升全市人民学法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赤水市人民法院、赤水市司法局联合举办法治剧场
一是健全联动机制,打造网络普法“新阵地”。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注重部门协同配合,将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独唱”逐步发展为各部门“大合唱”,切实形成网络普法合力。充分发挥自有媒体主阵地作用,不断探索“融媒体”普法新思路、新途径,深入推进“互联网+法治文化”,采取直播、动漫、图说、短视频等方式使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市利用。如,“赤水融媒”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微课堂”栏目,发布法律法规163期,“赤水公安”微信公众号“反电诈有奖问答”参与人数达3500余人(次)。“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开展线上“以案释法”400余期、发布典型案例50余期,阅读量达10万次。
“茶馆嗑子匠”李启华在复兴老街茶馆内宣讲法规政策
二是创新普法方式,注入网络普法“新活力”。积极探索“线上”普法与“线下”普法同矩阵。线下,结合地方特色,持续擦亮“文明实践·乡帮会”“茶馆嗑子匠·普法讲堂”“大妈说法”普法品牌作用,充分发挥全市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巾帼普法宣传员作用,营造全市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氛围。线上,继续拍摄推出“法治小喇叭”“快板普法”“谐音梗普法”,制作“快闪视频”,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不断探索,自编自导自演普法短视频。印制“赤水普法”抖音号二维码于各类法治宣传用品上,便于广大群众随时随地扫一扫、学一学,以低成本、高效率、深覆盖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树立群众做事守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
“长沙大妈”在赤水市长沙镇鱼嘴法治广场表演“快板趣说民法典”
三是突出宣传重点,塑造网络普法“新水准”。聚焦“关键少数”。充分发挥“法宣在线”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作用,组织全市7349人名国家工作人员通过“法宣在线”APP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每年开展学法考试,参与率、及格率连续三年100%。拍摄“赤水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60°全景视频,采取VR全景、语音图文介绍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布展播,全市干部职工全天候24小时可随时随地浏览学习。突出青少年群体。充分利用赤水融媒宣传优势,制作动漫、短视频、图文故事等积极向青少年群体普法防网络沉迷、防止校园欺凌、防性侵等内容,拍摄《普法快板: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勿毒一“试”》《增强网络意识·提升信息素养》等短视频20余期,制作画报40余条,其中《禁止校园欺凌》等4则短视频以谐音、轻快、“洗脑”特点获得广大好评。面向社会各界。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以实例改编、真人演绎的方式,采取群众“看得懂”“感兴趣”的形式进行释法析理,不断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您知道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是什么吗?》《“长沙大妈”用快板“趣”说民法典》《借张卡犯罪好不好》《命运的齿轮扭转从吸第一口开始》等普法短视频,将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禁毒法、民法典等内容融入紧凑精炼的故事情节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浸润式普及法律知识。
组织赤水市第三小学学生参观游览赤水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并在民法典专区开展法治知识竞答
(供稿单位:贵州省赤水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