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法治人物
     
    江苏常州市法治文化建设巡礼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0001-11-30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1年12月2日讯  通讯员张伟报道 早晨7点,家住江苏省常州市法治文化公园附近的老张和往常一样来到公园里晨练,沐浴着早晨的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老张一边散步,一边品味着公园内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法治元素,法治格言、法律体系、法治典故、常州籍法律名人墙……老张细心揣摩的同时还不时与身边的同伴讨论,或是争论、或是笑声,弥漫在公园的每个角落,这是常州法治文化晨曦中的一个剪影。如今的常州,法治文化已经覆盖各大社区、乡村、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并逐步渗透进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正是常年来法治文化建设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据常州市司法局局长陈少宝介绍,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紧紧依托常州深厚的诚信文化积淀和法治文化底蕴,坚持把法治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常州建设的有力支撑,坚持把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深化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本着因地制宜、城乡互动、注重特色的总体思路,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与创新并举,培育与推广并重,扎实有效地提升了法治文化建设水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明显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法治文化阵地大众化

     

        法治文化阵地是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在常州,诸如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这样不同风格的法治文化阵地数不胜数,让居民能在休闲娱乐中接受通俗易懂的法治文化。2010年7月,被列为常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常州法治文化公园正式建成,该公园将法治文化与公园文化、人文文化充分结合,面积达11万平方米,运用雕塑、石刻、广场、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反映古今中外的法治典故、法治名人、法治格言、法律体系、法律条文等内容,成为集健身、休闲、普法于一体的法治主题公园,有效提升了常州法治城市建设内涵,在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为了方便市民了解法律知识,常州市区街头的法制宣传栏每年全部进行定期更新,宣传各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市的各大药店、超市均铺设了普法宣传架,市民可以随时取阅、学习。

        金坛市设立的法治文化展览馆,以提升静态展示功能为重点,充分发挥场馆的集聚效应,利用法治类刻纸、书法、摄影、剧本、挂图等艺术形式,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

        钟楼区则在人流密集的繁华商业街区开展“最依法、最文明、最诚信、最安全”的法治商业街区建设,向市民传播公平、正义、权利、和谐等法治理念。

        戚墅堰区建成“花溪公园法制宣传教育中心”,集中增设户外LED显示屏、法制宣传橱窗等一系列便民设施,融公园文化、群众文化、法治文化、社区文化为一体,打造“法治文化传播中心”。

        据统计,全市建成的法治广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农民普法乐园、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消防教育基地、计生文化示范点等各种法治场馆等已达200余个,全市村(社区)100%建立了法律图书角,9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把法律书籍作为机关(党员)书屋(柜、橱)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阵地遍布城乡。

     

        法治文化产品精品化

     

        常州市大力扶持、引导全市各级单位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秀法治文艺、法治书画、法治动漫作品,增强法治文化产品渗透力。

        2010年编纂完成的《常州法学名家》一书,通过24余万字全面介绍了王健、史良等15位在中国乃至世界法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常州籍法学名家,由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题写书名、时任常州市长王伟成作序,视角独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挖掘抢救了一批珍贵的法治文化史料,填补了常州地方文史资料的一项空白,是一本高品味的法治文史读物和一张靓丽的地方法治文化名片。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的电视栏目剧《女检察官手记》,完整地记录了女检察官纪萍的办案经历,融普法过程于观影过程中,在常州、上海、武汉、贵州等电视台及网络媒体播放时引起了极大反响,成为法治文化与影视文化相结合的典范,目前续集也正在拍摄中。

        税法动漫宣传片《税惠于民》用形象、精巧的动漫形式宣传税法,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段播出3次,获得第六届全国税法动漫大赛中一分钟动漫短片特等奖和第八届全国法制动漫作品征集活动最佳美术效果奖。

        溧阳市用自编、自导、自拍、自演方式拍摄的《法在身边》、《税法在我身边》等普法影视剧,受众人数达百万以上,有效提升了市民的法律素养。全市创作的一大批法制漫画作品在全国全省法制漫画比赛中喜获丰收;在全省第五届法制文艺调演中,常州市获得了组织奖、创作奖、表演奖等6个奖项,获奖等次和总数全省领先。

     

        法治文化活动常态化

     

        常州市在普法规划实施过程中,依托“法律六进”,积极组织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演讲、法治诗歌朗诵、法制电影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扩大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面。

        2010年,常州市将法制宣传、法治文化的成果与馆藏文化相结合,举办“五五”普法成果展,让受众从常州五年来的法治建设成果中充分感悟到了法治建设的力量。

        溧阳市抓住举办“第七届天目湖旅游节暨溧阳乡村旅游博览会”的契机,通过在旅游从业人员系列培训班、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中注入法治元素,提升导游、接待等工作的法治化程度,展示城市新形象。

        武进区发挥法治文艺人文荟萃的优势,对“文化周末”周周演活动进行提档升级,不断提高演出节目的法治内涵,为广大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法治文化产品。

        新北区在薛家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开设法律夜市,集中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放映与法治建设有关的电影,受教育群众达80余万人次,该做法经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向全国推广。

        戚墅堰区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发挥社区活动优势,大力开展“四个大家”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即“法制歌曲大家唱”、“法制书籍大家读”、“法制影视大家看”、“法制故事大家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不仅有效化解了社区矛盾,还在全区形成了良好的学法用法新风尚。

        钟楼区在“法治商业街区”南大街举办的法治文艺演出和新北区深入基层开展的“送法制锡剧下乡”等活动更是让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法治文化传播立体化

     

        长期以来,常州市注重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独特优势,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阵地设立法制宣传专栏、专版,《法制天地》、《法庭内外》、《警方传真》、《公民与法》、《社会万象》等一系列法制专栏(专版、节目),通过以案释法、故事说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法治观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整合了全市各机关、单位普法网站建成的普法网络联盟,更是能让市民在轻松点击中就了解各类法律法规。常州市知名的宣传品牌“龙城讲坛”,下设了“法律教室”,定期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来常讲法,现已逐步成为覆盖全市的集社会性、标志性、公益性、普及性于一身的法治文化品牌项目。常州市还借力创意产业基地人才、技术和智力密集优势,探索建立法治动漫创作基地,运用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法治文化。此外,手机法治短信、公交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幕等现代传播方式更是一个不落地成为常州市法治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新方式。

        2011年8月8日,常州市还将法治文化与现代传媒文化相结合,开通“常州普法官方微博”,尝试以这种最新最“潮”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宣传法律法规,现已形成简单快捷的网络普法框架,传播法治文化的效果显著。可以说,常州市已构建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文、网络上有形的全天候、立体式法治文化传播方式。

        12月1日,伴随着盛大而精彩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常州市首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正式全面启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法治文艺汇演、法治动漫游戏、法治书画摄影作品展、《常州法学名家》首发式、法治文化讲堂、法治文化“12・4”广场宣传、青少年法治书法作品展、法治诗歌朗诵会、法治动漫展播、法治电影下乡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将为500万常州市民在寒冷的冬季带来一场法治文化饕餮盛宴。在“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年”,常州市法治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必将使富庶繁华、人文荟萃的龙城常州再接受一次法治阳光的全面洗礼,让这朵绚烂的法治之花永葆娇艳!(江苏省常州市司法局法宣处供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